237.教研员要看得见、坐得住
在我国,教研员是一股独特而重要的教学研究力量,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其他国家大概是没有的。从上到下有省、市、县三级专业教研人员,形成了一个教研网络。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的骨干分子,是学科教研的带头人,是学科所有任课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将学科的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人物,既是“教什么”的研究者又是“怎么教”的研究者。
与学科教师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是县区教研员,是直接把课程目标落实到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者,示范者,教师也渴望得到教研员的指导。但在教学实践中,教研员的指导作用远远没有表现出来,原因是复杂的。
无论原因如何,教研员作为首席教师的属性决定了教研员的使命任务必须指导教师成长,必须指导学科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而且要高效、有技巧的做事情。这就要求教研员必须是教育家,必须研究教育与教学的关系,必须眼界要宽,眼睛要亮,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有实践技术,才能为学科教师教学准确定向、把脉,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教学。教研员要有效指导教师既要用好眼睛,也要坐稳屁股。眼睛既要向上看,把握政策引领方向;又要向下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教研员的重要作用是指导教师教学,所以要能坐得住,善于观察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这就需要教研员屁股能坐得住板凳,能坚守课堂。教研员只有坚持坐板凳,才能有一双诊断教学的火眼金睛,只有长期坚持听课,才能知老师所需,析老师所困,导老师所行;只有屁股坐进课堂里去,才能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遗憾的是许多教研员做不到,既不用屁股去坐课堂,也不用眼睛去看课堂,因而在教学指导时往往凭经验、凭喜好提出一大堆问题,但开不出解决问题的药方,造成教师要么怕教研员听课,要么看轻教研员,不欢迎教研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88137/7a04eaf88abb229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