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名,感觉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但听书之后,我恍然大悟。
《媒体的未来》媒体好像在过去跟我们每个人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里,媒体跟每个人就息息相关了,因为再小的个体也是媒体,不管你在哪里发生,总之会影响到其他人。今天听《媒体的未来》,了解到媒体的兴衰,以及他未来应该走哪条路。
以前一提到媒体就是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主流媒体。可现在提到媒体人们想到的更多的是网络媒体,每天我们看的头条微博等等各种新闻的APP,那么人们对媒体的认知在转变,说明人们对媒体的消费习惯在转变。在这种大习惯的转变之下,其实现今的媒体活的是挺不舒服的。过去的传统媒体,拿报纸举例,十年之内的全世界优秀的报纸倒闭了上千家。这个数字让我们听完之后觉得挺惊异,诧异为什么会这样。
提到媒体,我们就必须得提到记者,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记者是专业靠写新闻为生获得报酬的特殊群体。过去的媒体,他的生存之道其实就源于记者媒体靠输出内容来换取关注,那么内容都是谁采集来的呢就是记者。
现在的媒体在改变。大家看到现在的媒体上的新闻,越来越多不具有阅读性,同信息源被不同的媒体去美化成不一样的文章。那么,美化些文章的往往不是记者,而是坐在家里边的那些叫做编辑的人物。编辑跟记者是有明显区别的。记者相当于出去采买的人员,编辑他相当于在家里负责加工。
现在的采买人员越来越少,因为养记者的费用是比较高的,那么全世界各大媒体现在纷纷的开始商业化,像本书的作者就提到了说媒体的商业化本来对媒体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你看到各大媒体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那时候,你就发现媒体所谓的新闻的可读性就越来越差,因为各个媒体家里的这种编辑,他们都是在网上或在其他的渠道听说的文员自己进行加工,只不过给新文员加工的形式不一样。说白了给他穿的衣服不一样,他的根由还是一样的,记者越来越少,他们就变成了编辑为王的时代,输出的所有的内容千篇一律,也是媒体衰落的原因之一。
媒体衰落之后,阅读量就下降,媒体最大的收入来源靠的是广告。媒体越来越多,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但是读者数量是没有增加的,每一家媒体他能真正形成的广告效应就越来越低。广告收入就越来越少,为了节省成本,他还会大量地对记者进行裁员,进行这样一轮流程之后就变成了恶性循环。整个的媒体行业已经进行变成了恶性循环。
未来媒体怎么能突破现在的困境,首先肯定还是围绕着核心叫内容为王。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叫做媒体,别人是否愿意关注你的信息,取决于你的内容。你的内容如果对方感兴趣,他就会持续的关注你。内容为王的,不仅仅是说给媒体听的,更是说给我们现在每个人,请记住每人都是小媒体,只要你发生,就有人能够看见,就会影响其他人。每个人都在追求影响力上面努力。也就是所谓的影响力能影响多少人。
作者的建议未来的媒体,不应该是现在看到的这种普通的商业结构,它应该叫做一种能够鉴于基金会和股份公司之间的一种模式,叫21世纪的新模式。我们可以叫它非盈利性质的媒体公司。他的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但是他又是公司的主体,那怎么界定呢?其实让媒体的你是当然要商业化,但是要以媒体的本质为出发点,内容为王,真实新闻才是媒体该干的。赚钱是你把基本的事干好了自然就有的东西。
媒体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资本的问题。比如说为了追求利润给记者裁员,或者说我们要增加记者,但是收入很低,其实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
那么作者有一种新的构想,他就说媒体要引入新投资的新投资人,就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市场投资机构,而是一些专门跟媒体相关的行业人或者媒体内部以及外部的相关人。比如说内部员工如何以众筹的形式进行入股,就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问题。外部的读者以怎样众筹的方式能够入股媒体。
当读到这本书的时候,让我联想到的不仅仅是媒体行业。其实很多行业走向衰落时面临着的都是向外求救还是自我救赎的选择。
我觉得作者提出的种自我救赎的方式非常合理,不仅仅在媒体行业上在其他行业上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救。这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启发。
最后总结两句,第一句,新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你要相信或者说你要认同你也是个媒体。 你每天发生你说的每句话都会影响到其他人。
第二句话,所有的向外求救都不如有效的自我救赎,能够把所有相关人集合在一起,为了发力点大家努力,那么自我救赎一定成功的,否则越向外求救,虽说短时间内我们解决了一些阵痛,但是我长远看是一种灭顶之灾。
欢迎加入我的读书社,联系威信463802953.每天十分钟,听当下畅销书。让生活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