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岁的我,在一座福建闽南的小城市生活与工作。这座城市的每一处,都有着自己成长的回忆。
在这座城市中央的主干道——胜利东路,是一条来往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的道路,它诉说着许多我中学时代的故事。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与写作的故事,不,应该说,是写作与我的故事。
对于我的写作启蒙,源自于小学时代的一本言情小说。想想也是可笑,我买小说居然是因为对里面的投稿招聘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写文章还可以赚钱!
视线转到了初中,语文老师在一次课堂上,生动的讲解她在一本书中了解的故事,内容大致是:古代最让人无法容忍的几十种残忍酷刑,其中哪几种酷刑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老师在讲台上生动形象的描述,让坐在座位上的我毛骨悚然,小小的手掌遮住了耳朵,而心里却还想一直听下去,这让我对读书提起了极大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是因为老师讲解的那本我早已忘记书名的书,又或许是因为老师那句:"读书多么的重要,如果想高飞就尽可能的远走,不要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 带给我的触动。
我开始慢慢的喜欢到各个书店看书,哪怕不是真正坐下来细细品味着书本里的内容。也会在每一次路过一家书店的时候,进去一探究竟。但其实那时候的我,比起那些分数高的"好学生",课外摄取量还是差太多了。
我一直很难做到完整的把一本书看完,就如《红楼梦》中,宝玉目空一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等。对于阅读,过于容易地带入自己的情绪,也同时让自己错过了,每一个可以好好学习写作的机会。
高中时候,我的所有科目中,还是语文一直稳定从不落下。那时候的我面对着两个极端,一个是:数学老师问我:"你数学考到班级前两名是不是抄袭来的?",另一个是:语文老师下课的时候,带了一大包糖给我,告诉身边的同学"你们都不准吃,这是给她的"。
一边是数学老师的嘲笑,一边是语文老师的喜爱。感动与难受这两种情绪,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让我很难不去更用心地对待我的作文——那是我语文好的主要原因。
在经历了人生重要的两天转折点后,坐在电脑面前,一直纠结志愿选报的我,听从了父亲说的话。"爱好还是做副业的好,有时候你当做专业学可能会失去兴趣"。
那时候的我,没有考好。所有的压力排解都依赖着,读书和记录心情。也许因为害怕自己喜爱的事物,突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渐渐放下写作这件事,专心投入到我的专业课。想着先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在努力追回年少时的那份热爱。
以上,基本就是我与写作的故事,一直到某一天,我发现原来这个故事一直是:未完待续。
就在几个月前的一天,我报了小小老师的基础班,群里上稿的小作者,诉说她是如何坚持,又是如何排除万难,直到上稿的。这件事让我的心头一震。
原来,写作是这么需要坚持的事情!
事实上,因为拖延症的问题,在那个基础班,真正投入学习也就前五节课。但我还是,尽可能的将所学内容写了两篇文章发给老师,得到的结果是:逻辑还算清楚,但是例子不够多,文笔还需多加强。
我改了两次后,接连被两个公众号拒稿了,面对着小伙伴不断的上稿,我悲观的认为,可能是我不自量力了,我不太能做到了。
深入工作后,迫于对现实的渴望,以及对财富自由的向往,我还是报了这个提高班。既然是想赚钱,那就选择感兴趣的事,尽可能开心的发展。
即便看过爆文,还是写不出那种吸引人的文字。我也想,先不问结果的为之努力一把。如果问我,除了赚钱还有什么原因的话,或许就是,我一直很想看看不再半途而废的我,坚持做一件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个月我给自己的安排是提高自己观点文的能力,给自己的计划希望至少看完十本书本书,而这个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希望以后的道路中,文字的叙述,文章的结构,以及素材的处理上,不再是阻拦我前进的问题。
"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用勇气和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而表示惊讶,只需要一分钟,做出惊人的事业,却要许多年。
人生路漫漫,我愿意抱着空杯的态度重新坚持,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