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线上听Ted演讲、**跨年演讲还是在现场听**大咖们的演讲,都是好羡慕,好崇拜,为什么可以把话讲的那么好,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享受舞台……
我也是一个特别喜欢说话,尤其喜欢舞台上说话,有时候发挥的比较好,反馈就很好,但很多时候是表达不自然,过于平淡,内容繁杂没有重点。
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演讲呢?
一个好的演讲需要遵守3个原则,有内容,有准备,有亮点。
什么是有内容?
首先要搞明白为什么要来演讲,对观众来说,演讲者好比是一个导游,要带大家到我们熟悉的领域里去转一圈,用大家能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我们看到的风景,别人听完我们的解释后,可能他的知识视野被拓宽了,可能他从演讲中这受到了什么启发,从此习惯发生了改变等。
把自己的思想分享出去,能让观众理解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演讲的内容已找到了,哪接下来如何在演讲前做到“有准备”呢?
第一点:准备演讲稿的结构。
要精简,一次演讲只讲一个主题,可能下面你会讲三件事,但是也要围绕这一个主题展开。
对演讲来说, 放下自我很重要,用观众的语言去沟通很重要,那到底怎么做呢,方法很简单,当写完大纲后,先砍一半,这个时候可能觉得心痛啊,那么多好东西都不能说了,这个时候再砍一半,最后剩下孤零零的一句话,实际上这就是观众想从演讲里得到的。
接下来再想其他的方法,比如故事、比如案例让这几句话丰富起来。
简单说,与其挖很多井,不如深挖一口井这句话在这里非常适用。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二者结合起来,先逐字写下来,然后背诵,最后反复地练习,你可能觉得背稿子演讲,听起来会很不自然,作者说,你觉得不自然还是因为练习的不够,是你对内容不熟悉,当你练到睡觉的时候都能自然而然地说的时候,那可能就差不多了。
第二点:准备演讲稿的内容。
先逐字把演讲时要说的话逐字写下来,然后背诵,最后反复地练习,可能觉得背稿子演讲,听起来会很不自然,觉得不自然是因为练习的不够,是对内容不熟悉,当能练到睡觉的时候都能自然而然地说的时候,那可能就差不多了。
知道自己想表达啥,也把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了。那就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了,但是一次好的演讲绝对不是上去熟练地说一段话就完啦,还需要一个亮点,一些额外的要素。
如何做到“有亮点”?
演讲是一门古老的技术,我们天生就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判断出一段话的重要性,对观众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展现你说的话为什么重要,别人会通过这段话的重要性来决定接下来做什么和要做的先后顺序,如果我们说的好,别人会产生理解、共鸣、认同、兴奋的感觉,这就是启发,它就是演讲的力量所在,它会告诉大脑要怎么样处理一个新思想。
演讲过程中,需要去抢夺观众注意力和重要性的资源。
那要怎么表现出重要性呢,通过3种渠道:声音、身体和道具。
声音的变化可以分为音色、大小、高低、快慢、轻重和韵律这些要素。
其次是身体的控制,肢体语言可以加强声音的表现魅力,但是作者在这里说,肢体语言可不要太夸张,就站在舞台中间,自然地说就好,完全不必像个歌手那样上蹿下跳的,自然,看起来舒服就好。
最后是道具的使用。道具是吸引注意力的一个利器。
每一个看起来很自然的演讲背后都是下过苦功的,不掉一层皮,是做不好高效的演讲的。
演讲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不要觉得谁的风格好就刻意模仿,演讲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递思想,其他都是辅助,
做自己,是一次成功演讲最大的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