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学校的通知时,我看着信息里提到的本周来讲座的老师的名字——张晓东,觉得有些熟悉,是以前来过我们学校的老师么?不太确定。
等到主持人将他请上台,我才恍然记起,原来是去年暑假和李校去扬州时见过的老师。犹记得他那时就让人眼前一亮,讲话风趣朴实,分析其他名师的发言又独特深刻。今天竟然来到郑州,来到我们学校了,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听。看一下今天的主题:我心中的好教师。是要讲教学么?是要给老师们一些实用的tips么?显然,是我道行太浅,眼界太低。张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教好学生,怎样完成教学,而是告诉我们一名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思想,眼光和读书。乍一听,这不像那些直白的技巧实用,但听下来却引人深思受益匪浅。
就像钱理群教授提出的:“我们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生活中的“有用”越来越受重视,“无用”越来越被忽视。中学分科时,理化生被认为是有用的,因为好考大学好找工作;政史地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难以落地;艺术生报的特长更难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少考一点文化分。大学时,报培训班被认为是有用的,因为有证行天下,泡图书馆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大学前读了太多的课本和工具书,忘记了“阅读”真正的乐趣;工作后,处理好各方关系被认为是有用的,因为可以助你在职场步步高升,默默苦干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这不能直接决定你的发展方向;听讲座时,干货技巧类的被认为是有用的,因为好实施拿来即可用,理论思想类的被认为是无用的,因为飘在空中听听就过去了。当然,这不是全部人的看法,但也是多数人的看法。可是真的是这样么?那些“有用的”真的比“无用的”重要么?当然不是,事实上,我们所做的“有用的”,正是为了追求那些“无用的”。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说:“我研究政治、兵法,为的是让我的儿子能够在自由的环境里研究数学、哲学。我的儿子也会研究航海、贸易和农业,为的是他的儿子能够有权利研习音乐、美术和绘画。”而张晓东教授今天提出的这三点恰恰提醒我们抬起埋在教学中的头,看看教育。
第一,好教师要有思想。“人是靠思想站立的”,坐在轮椅上的霍金是所有人公认的思想巨人。“人是能思想的芦苇”,不思考,和芦苇有什么区别的?“思想是生命的延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好教师要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教育,要明白自己做的事情价值所在,要在内心放一杆衡量是非的秤。当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我们在做选择时就不会纠结两难;当我们找到了正确的价值,才能成为“人师”。《易经》中说:“取法乎上,尽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就告诉我们首先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那么,我们先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吧:“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好教师要有眼光。“有眼光”要求教师够专业,还要求教师有见识。够专业才能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世界的不同角度,才能带孩子看到一个想对完整的世界;有见识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才能让自己和学生有一个宽阔的智力背景。“有眼光”要求教师看得见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熟视无睹”,甚至“视而不见”。当我们分清熟知和真知,我们才能脱离已有经验的局限性,才能了解孩子和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再向自己发问:“我真的看到儿童了么?”
第三,好教师要会读书。读书不是很简单么?怎么还有“会读书”一说呢?怎么才算“会读书”呢?首先,我们要会筛选书目。“博览群书”恰恰证明没有真正打动你内心的书,有的书是不必读的。复旦大学的严锋教授列出了八类“不必读”(附在文末),虽然不能适用所有人,但也能帮我们擦亮双眼。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书是告诉我们“这样活也可以”,是让我们生活的路不断被拓宽。面对茫茫书海,该速读的速读,该深读的深读。其次,我们要会整理书目。就像整理衣柜一样,看过的书哪些和哪些应该放在一起?看过的东西可以放在哪里用?都是需要我们整理的。理清思绪才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不至于手忙脚乱,不至于过目即忘。
总而言之,好教师要明白精神世界重于知识世界,好教师要做真正的、有价值的教育。
一场报告听得酣畅淋漓,散场后被大家调侃去“搭讪偶像”竟然羞的不行。真正崇敬的人是不敢靠近的啊。(๑ºั╰╯ºั๑)

严锋教授的“不必读”书单:
1.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三言二拍以外,很多中国古典小说不必读。
2.绝大多数从1949到1976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必读。
3.很多当代中国人写的历史小说不必读。
4.绝大多数西方通俗小说不必读。
5.所有名著的续书不必读。
6.一些古老的哲学著作不必读。
7.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都不必读。
8.所有阴谋论的书不要读。
(许子东教授补充:书店里重点推荐的书不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