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计划的热情经历了几起几落。
以前,每当听过一些名人故事或者讲座之后,都会涌起一股热血,要列出无敌完美的计划,从此走上开挂的人生。然而,那种如打鸡血般的激情没多久就冷却了,为了计划买的漂亮笔记本没写几页就被搁在一边,行动更是寥寥。每当翻出这些本子,就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后来索性将它们藏起来眼不见为净。
断断续续经历了几个来回的“做计划——完不成——重做计划——又完不成”的魔咒,结果不是从未实现就是被变化打乱,无一逃脱厄运。我几近放弃,觉得自己和计划八字不合本就无缘。然而,2016-2017这两年,经历了人生几度转变,加之看了不少真实的“步步为营”的案例后,我意识到计划的战略意义。以前做计划的方式并未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加上忽视了有效的监督与支持,故常常无疾而终。
2017年,我重新开始制订计划,经过3个多月的摸索,逐渐摆脱了“计划早夭”的宿命,以下是我用的三种方法:
第一,用“生命之花”做月计划。
“生命之花”是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提出的制订月计划的一种方法,始于“平衡轮”理论,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书里详细阅读。“生命之花”的方法全面涵盖了个人成长中的4大模块(细分为8个方面),我通常把它和思维导图一起使用。首先,我在纸上手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线条是开放的,更利于发散思维),把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其次,我会用记号笔画出几个重点(每项最多三个)。最后,我会将筛选出的事项填入“生命之花”的空白处(生命之花的线条是闭合的,更容易让人聚焦重点)。
笔记本上画的2月生命之花第二,用“每日三件事”做日计划。
每日的to do list中只写三件最重要的事项,多了就进行删减。每日的精力有限,事项列得多有时仅仅是满足做计划时的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掩盖自己的真实能力。相较于列了整整一页只完成可怜的一两项,只列三件最重要的事并且按时完成带来的成就感更加强烈,并且这种小有成就带来的喜悦会产生一种惯性,使人对完成明日计划怀有更强的信心。另外,记得写完把它发出去让别人看见,这会带给你一种“话我已经放出去了,不搞出点成果就太丢人”的压力。
第三,用思维导图来做月末总结。
思维导图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不仅能用来做计划与总结,列写作提纲、做开会笔记、玩头脑风暴时都可以拿来用。思维导图的线条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写总结时不仅可以把按照计划完成的事项列入,突发事项也可以放到思维导图中。有时,我们可以用“事前预测法”帮助我们锁定目标。比如,你想象现在是2月底,你在2月末用思维导图画出月底总结,再根据你画出的导图锁定2月份的目标,倒推出2月计划。
1月课程学习的总结这三个方法帮我告别了“计划流产”的命运。另外,寻求监督与支持会是个不错的主意。去年开始,我在微信程序“小打卡”中追踪自己的打卡日记,并且在群组中晒出自己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几乎没有落下任何课程的学习。如果你是一个有兑现“公众承诺”压力的人,这个方法或许适合你。
计划与总结没有优劣评判标准,只是让你更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你成长的工具。没有完成计划首先不是苛责自身(懒惰除外),而是更加理性地评估外部环境与自身能力,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拉一条力所能及的准线。做总结时,面对完成事项或未完成事项,客观审视自己的月初目标是否合适,意外事项是否处理完善,如果完成度让自己满意,不要吝惜对自己的奖赏,毕竟,每一份让自己成长的努力都值得点赞。
2018年的进度条已推至1/12,距离跨年还有333天。这一年,我会比2017年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