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外地出差,乘车路上断断续续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本书不厚,浅显易懂,很容易读。主要围绕有抑郁状态的蛤蟆先生,通过看心理医生,逐渐获得重生的故事。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爱冒险的富三代,住豪宅,有实业,有朋友。看起来是人生赢家的人生剧本。
但是,第一章,一出场,蛤蟆“整个人都不太好”。先是曾经雄伟壮观的绅士官邸,四周一派破败景象,庄园建筑阴森可怖,爬山虎和野蔷薇奄奄一息,加重了不祥的氛围。让前来拜访的鼹鼠“不禁打了个哆嗦”。鼹鼠见到了“有史以来最悲伤的蛤蟆”。蛤蟆一开口就放声大哭起来。
“我现在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这是蛤蟆先生说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深深打到了我。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就在前几天,我也曾半夜惊醒,泪流满面。环顾四周,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深处的悲伤。曾经在日记本上写满了,“我有好多好多的悲伤”。曾经和好友闲聊,讲起儿时的故事,竟然哭到浑身发抖,难以自已。在别人眼中,我也许是阳光上进的。但是,谁又能知道,人后的我有这么多的悲伤,这么多的眼泪。
然后,在之后的阅读中,我有了带入感。
我仿佛跟着蛤蟆先生去疗愈自己,一次一次的对话,我跟着他去思考。
我知道,我也躲在了“儿童自我状态”,我需要自己去“长大成人”。
“儿童自我状态”是怎样的?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情感加在一起,构成了“自然儿童”,这也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没有关系。
孩子要学会“如何应对和防御因父母的传递而产生的后果,这个传递包括观念、行动和基因”。
给予孩子学习到的反应模式,作者把“儿童自我状态”分成“自然性儿童”和“适应性儿童”。每个“自然型儿童”都具备基本情感,然后,会随着学习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形。
蛤蟆先生的模式是这样的:顺从父母的意愿,取悦他们。内心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或夸赞。
而这一模式又是我们大多数人,无论承认与否,都存在的模式。有点让我联想到“巨婴”,也是不愿意自我负责的表现。
当一个人年龄达到成人年龄,心智却隐藏在“儿童模式”中,不去负责任。当遇到选择,总是希望得到其他人的意见或者神灵的指引,这样,怎么能说TA是一个成人状态呢?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持生命本身的。但是,实际上,有的人活出了生命状态,灿烂、光明、自在、顺畅;有的人没有活出来,成了蜷缩、压抑、灰暗、堵塞甚至污浊。
怎样才能活出来呢?
这个需要“勇气”。使用“力量”是需要勇气的。就像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提到的一样。也与《科特教练》那段经典台词所说的一样:
我们最怕的不是别人看不起我们
我们最怕的是我们前途无量
我们真正怕的是我们光明的一面,不是我们阴暗的一面
随波逐流者一世徒劳
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成就
你身边的人也会因此为你自豪
我们都是前途无量
不光是我们,所有人都一样
让我们发挥潜能
我们身边的人自然而然的也会效仿
让我们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我们的行为也能让他人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