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作者: 教官i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22:55 被阅读0次

“你可以看看东京女子图鉴。看看你有什么想法”带着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这两天把这部不长不短的电视剧看完了。本来没背电脑回来想明天再写这些文字,但是内心喷涌的想法不由得我不自觉的开始用手机码字。

总得来说,就像是年轻人对于北京生活的困惑,其实东京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的经历。也就是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当然如果你也在经历这个阶段)。这部剧用一个格局狭窄的故事讲述了生活中普遍的现象。更像是一个微小的史诗,一个女人从20岁到40岁的生活史片段。所有的凌乱,奋斗,挫败,与困境,这些原本是私密的,个体的。当它被以一种画卷的方式一点点展开时,它就不再尽属于绫自己,而变成了神奇的复合,混杂着所有从故乡小城去往都市打拼的复合声部。

从出到东京,住在类似城乡结合部的三茶,找一个同乡直树,住在小房子里,一起吃关东煮,如果没有太大的追求确实挺开心。开始怀疑这原本在秋天到处都是的幸福不是自己来东京的意义。

隆之是绫心中理想的结婚对象,富二代,年薪百万的商界精英,和这种人走在路上回头率都会高一点,可是隆之根本没把这个乡下来的女孩当作结婚对象,不婚主义者,只是计划分手时的说辞。婚姻就是很现实的一件事吧,女人找伴侣要讲条件的话,男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本来就是如此势利的看待婚姻,那也不得不怪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对你。

好在女猪脚的职业生涯进展顺利,也遇到了第三个男人有钱有品的和服店大叔,生活质量因为这个大叔的出现急剧上升,他对绫的要求是除了婚姻其他顶级的东西我都可以给你,起初对与有物欲的女生来说很棒,但是绫想结婚了,于是提出分手,大叔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原来你长大了”

和一个普通男人结了婚,但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终究走不到一起,最后被迫离婚,当然也算是释怀,不能说被迫,其实她也是一种解脱。

离婚后40岁的女人开始和小鲜肉看对了眼,和港区的律师认识,大哥一句我们阶级不同不适合结婚,又让绫开始怀疑来东京的意义。最后和男闺蜜同居。最后的一个画面颇为讽刺意味,当她走在街上时,幻想着自己能变成一个贵妇,和一个有钱帅气的男人在一起,还能看出还是有些不满足的。

这部剧会有些阶级的差距在里面,会让人觉得绫是永不满足的人,但是有些细节还是耐人寻味。当绫精心的换上性感的内衣,丈夫却说麻烦你测一下体温,其实绫想要的是过程,而对方想要的是结果,其实不单单对于要孩子这件事,成为对绫前半生巧妙的总结,她的奋斗都是为了让过程变得具有意义,而生活中的大多人人都是只看中结果,只能最后在谈判的时候,互相觉得对方都是无法理解的笑话。

看起来单线流水账式的奋斗故事,也会透露出整个社会,原以为大家心意相通其实之间的沟壑根本无法逾越。但是这些并非敌意,但它终究会发出较量的气味。

事实上展开的东西太多了,尤其在一边看一边联想自己的时候,联想到他们的话有些是我不认可的,有些是接受的,也没有办法告诉自己到底该生活在都市还是小城,到底该野心勃勃还是田园牧歌。这两天再去整理我自己的心情吧。没有二两白酒,都对不起码这些文字。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tq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