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曾说:“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待在温室中的,有的人就像那蒲公英的种子,风吹在哪里,它就长在哪里。
可能是小河边,可能是山谷里,还有可能在悬崖峭壁上。
不管在哪儿,它们都渴望阳光照耀,清风拂面。就像我们一样,不管在生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幸福罢了。
美国作家克莉丝汀·汉娜在她的作品《四面风》中,塑造了一个像蒲公英一样坚韧的女性形象埃尔莎,她的原生家庭给她带来了伤痛,又遇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但是她没有怨天尤人,哪怕再苦再难,也没有放弃寻找光明的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8963/3340d827d1a1a5b3.jpg)
埃尔莎出生于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家庭,因为14岁的一场病变,她便弱不禁风。从此以后,她就被排挤在家庭之外,明明是一家人,却过得像个外人,渴望温暖却得不到温暖。
她的个子很高大,一米八三,对于一个女孩子而言,这样的个头真的是一种负担。全家人拍合照的时候,她也缩不进相框,到25岁,也没有遇见对她一见倾心的人,只能百无聊赖地待在房里看着那些她摸不着也够不到的幻想小说。
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个18岁的大男孩,他叫“拉菲”,很快他们两个人在一块了,并且埃尔莎怀孕了。此时,父母觉得埃尔莎太丢脸了,于是和她决裂,她从一个富家大小姐变成了乡野农妇,要开始她新的人生。
十几年后,因为种种原因,男人走了,只留下了两个孩子。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埃尔莎并没有就此倒下,而是靠着她自己的力量,撑起了一个家。
故事中埃尔莎和女儿的关系也比较曲折,可能真的是同性相斥吧,女儿和妈妈之间总有闹不完的矛盾,可是在洛蕾达第一次离家出走的时候,埃尔莎顶着沙尘暴的危险去找她,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骨肉,即使一边吵着架,一边也要给她撑着伞。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也看到了母爱的力量。
哪怕是最小的萤火虫,也在努力发着光。
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的话:年迈的父母,就像老街的路灯,虽是微弱昏黄,却用情至深。
芭芭拉·金索尔夫也说过:“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她的碎碎念念换来了我的岁岁年年,致伟大的母爱,致所有的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