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页数较少,三天就读完了。还剩一下一点时间可以读别的书,我突然想到了《查令十字街84号》和《爱你就像爱生命》,这两本都是书信形式的书,评价都还不错。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远离了书信的年代,回想起大学的时代,还会给自己心仪的女孩子写情书,有时候一天一封不够,又会多写一封。然后满怀期待的等着对方的来信。在等待中,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有时候是甜蜜,有时候是焦急,又有时候是患得患失的心情。因为等待,有时间让各种情绪在心头慢慢生成,酝酿,让我们的内心有机会品尝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心情。
相较于现代发达的通讯,一切发展都快得如同电光火石,哪里有时间去品尝慢慢等待的滋味呢?所以又有多少人会怀念那个书信通讯的年代。一切都如木心先生的那首《从前慢》中所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李银河和王小波的情书集结。看了几篇之后,感觉都是王小波在述说自己对李银河的爱,恋爱中的人智商都会变成傻瓜,只是想到各种各样溢美之词来夸奖姑娘,而想不到其他的东西。
头几篇的开头都是“你好哇,李银河!”很让人出戏有没有,忍不住想笑出来。眼前顿时浮现出一个傻小子的形象,对着心爱的姑娘,一边假装漫不经心的打着招呼,一边又在内心掀起汹涌波涛。“哇”这个感叹词又时刻令我想起另一个感叹词“呐”,想起宋小宝的口头禅:“海燕呐!”,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作这样奇怪的联系,但是想笑的冲动又无法抑制。只好暂时搁置这本书,再翻翻另一本。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到序的时候,我就已经被吸引了,这才是符合我口味的书。汉芙小姐是一个住在纽约的编剧,住在一个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楼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知道在英伦岛有这么一家叫Marks&Co.的书店,有一些“珍本”出售。于是写信来询,第一次就得到了良好的服务。于是就经常通过信件来买书。因此与书店的主管弗兰克·德尔建立起书信往来关系。
汉芙小姐的文字幽默风趣,信手拈来,天马行空,偶尔不乏亲昵,娇嗔之态,这让书店的员工都深深喜欢上这位素未谋面,性情率真的姑娘。
“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吗?我啥也没收到!你不该是在打混吧?
利·亨特呢?《牛津英语诗选》呢?《通俗拉丁文圣经呢》和书呆子约翰·亨利的书呢?我好整以暇,等着这些书来陪我过大斋戒,结果你连个影儿也没寄来!
……
我已经叫复活节兔子给你捎个“蛋”,希望它到达时不会看到你已经慵懒而死了!
……
——1950年3月25日”
她得知战后的英国经济困难,肉类、鸡蛋等食品都是限量供应,女人的长筒丝袜更是奢侈品。虽然她手头也并不宽裕,但还是经常将火腿等美式食品寄往伦敦,让德尔先生与书店中同事分享。
“FPD!糟了!
我刚把包裹寄走,里面主寄的是一条六磅重的火腿,我想你们应该可以自行拿去给肉贩,请他切片后再分给大家。
不过我刚刚才发现你们寄来的账单上头印着”B.马克斯、M.科恩“。
他们是犹太人吗?我该火速补寄点儿牛舌吗?
快通知我该怎么办!
海莲·汉芙”
她的慷慨大方让书店员工都视她为亲人,好友。只有德尔先生“从未在信中对汉芙的轻松笑语做任何回报,他是正人君子,地道的好丈夫,典型的英国绅士,惟一的报答是兢兢业业地为汉芙寻觅好书。”
但这并不表示德尔先生对汉芙小姐没有一点感觉。德尔的妻子在一九六九年的信中写道:
“有的时候,我并不忌讳告诉你我曾经很嫉妒过你,因为弗兰克对你的信如此喜欢,你的信与他的幽默感又如此相同!而且,我也嫉妒过你的写作能力。……”
一九五二年,德尔太太写信给汉芙道谢这几年的礼物,并向汉芙介绍说德尔先生已有二女,德尔先生才在汉芙的强烈要求之下,在答谢汉芙所寄给他妻女的长筒袜时,将例来一贯的信头的“汉芙小姐”的称呼,改为“亲爱的海莲”,写信的日期恰与情人节巧合,不过想必当时德尔先生压根没有注意到。(想到我上一篇写虎耳草时,翻开页码正好是214页,那种无意的巧合,让人觉得好像冥冥中自有天意)
这一段缘,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二十年的书信往来,两人却始终没有见面。直到1969年,德尔先生去世。汉芙小姐将书信出版,才得到出版商的邀请,于1971年前往英国。“推门进去,没有想象中的惊喜问候,空空的楼梯通向另一些同样废弃了的房间。孤身女人想张口告诉主人她已到来,她信守了诺言,但空屋中并无人回应,只有一阵冷风袭过,泪水顺着面颊静静地流淌下来。”
曾经有个姑娘对我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并不是恋爱的时候,而是在超越朋友又未成为恋人之前。细思之下,确实如此。距离太远,互相之间总有层隔膜,距离太近,所有的优缺点都原形毕露,只有在两者之间,因为互相间的好感,逐渐撤去心防,尽情的释放自己感受,但是又有一点点的距离,所以保持自己最完美的形象,这一段感情就始终保持在最美好的状态。
我突然想起刘若英和陈升,正是因为陈升的坚忍、拒绝,没有让刘若英成为可耻的第三者。所以当人们在黑夜中唱起那首“为爱疯狂”时,才会深深的为之感动。如果像文章和姚笛那样过了界,结局只能是被众人唾弃。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桎梏。可是有一种美好,不就是因为坚持心中的那一份信仰吗?
其实,汉芙小姐真的是因为穷,不能来英国吗?就像店员所说的,她少买几本书,或许路费就够了。或许她不是那么慷慨大方,源源不断的给海峡对面的店员寄来物资,也能省下一笔钱。或许在她的内心中,她希望就永远能保持这样的美好,或许不见面就会让时光将一切都凝固在最美的那个时刻。
这本书并不厚,我突然不想看的那么快,突然好想慢慢的品尝,如同品尝那些年自己所写的书信,品尝在岁月中缓缓流逝的美好!
“如果你正巧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能否为我吻它?我欠它的实在太多了。
其实,我们都欠岁月一个吻,那个吻应该献给曾经在心中坚持过的美好!
我们都欠岁月一个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