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垚2018.11.23
感恩节铺天盖地的感恩语,独独没人感恩他们午睡。
我出神地看着熟睡中的女儿,陶瓷般的小肌肤、12mm的长睫毛、小小的嘴巴……
我轻轻俯身亲亲她的额头:谢谢你,宝贝,谢谢你做我的孩子。
感恩节铺天盖地的感恩语,独独没人感恩他们感恩节,铺天盖地的感恩语,感恩天感恩地,感恩父感恩母,感恩老板感恩同事,感恩亲朋感恩好友,感谢恩师感谢学子……独独没有感恩孩子的。
我最想感恩的是我的孩子。孩子像一面镜子,照着我的不足,给了我重新成长一次的机会。
生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一件事情,没有孩子同不同意,你都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上,用别人的生命完整着自己的人生。
感恩节铺天盖地的感恩语,独独没人感恩他们从古到今都在教怎么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却没人很好的教父母怎么样更尊重孩子,怎么样少控制孩子,怎么样引导孩子去构建自己想要的样子,怎么样目送孩子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随处可见对孩子的呵斥、控制和教条。
“听话”和“不听话”是听到的很多父母嘴中最常用的词,最中肯的诠释是,孩子“听话”与“不听话”,取决于孩子想不想成为和你一样的人。
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习惯把孩子的品行问题归咎于孩子自身,所以习惯指责孩子,可是很少有人会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事实上,孩子的品行习惯依赖于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
所以每一位爸爸妈妈在思考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来唤起孩子的改变。
不这样思考,你永远找不到改变孩子的途径。
感恩节铺天盖地的感恩语,独独没人感恩他们对于孩子,我们认同温和、合作和引导的理念。
父母之爱对一个孩子:
意味着在脆弱的时候,有拥抱可温;
在累的时候,有枝可栖;
在危险的时候,有港湾可避。
偏偏有些为人父母,打着教育孩子的名号,实则干的是妄自宣泄自己情绪的行径。
为父母者,为孩子所做的事儿,定要超越日常的鸡飞狗跳,最好能有点高远的追求。
就如马斯克的母亲梅耶,纵不能与狮共舞,但也要在自己的生活范围之内,表现出足够高的品味,与绝不甘于平庸的勇气。
真正于孩子有价值、能够滋润孩子心灵,帮孩子度过难关行及致远的,一定是这个。
感恩节铺天盖地的感恩语,独独没人感恩他们孩子成年后的恋爱方式、婚姻幸福,早在童年6岁以前,在和父母的关系里,早已写下了一笔。
精神分析中一个复杂且没有研究透的观点是:感情中的挑战始于童年时期,此观点由伟大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提出——将我们与伴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追溯到童年时接受到的母亲的照顾。
1959年出版的一本叫做《分离焦虑》的书中,鲍比讨论了缺乏父母照料的后果,他描述了与父母分离的孩童的行为,如果分离太久,他们仍然渴求父母的关注、爱和兴趣,但是,他们会觉得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随时消失,他们会寻求许许多多让他们安心的要素。
如果不能实现便会十分沮丧,他们变得喜怒无常,他们一会儿精神焕发,一会儿绝望至极,然后又变得充满希望。
这是鲍比所说的焦虑型依恋。
但是与父母分离的程度,也会导致另一种问题,孩童可能感到如此的无助,以致进入鲍比称为的“分离的状态”,他们进入他们自己的世界以保护自己,变得极其疏远冷淡,鲍比把这种依恋状态叫做“回避型依恋。
他们认为,温柔、亲密、情感投入都是危险的,应当回避。
他们也许渴求被拥抱以求安心,但是拥抱这样的行为太不可信任了。
鲍比在意的是,如果形成“安全型依恋”太过困难的孩童身上会发生什么?但是这样的结果不会局限于8或12或17岁,他们一生的依恋形式都会被童年所影响,这是成年后的恋情中被提前写下的一笔,通常我们甚至都不会发觉它。
根据鲍比对于孩童与其父母关系的观点,我们对其他成年人的依恋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这是罕见的理想型,当你形成安全型依恋,有问题时,你会自行解决。
当你的伴侣表现的很脆弱,你不会为之惊骇。
如果你的伴侣心情不好、迷惑或是有点烦人,你不会十分野蛮的回应。
因为就算他们不好,你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甚至有些空闲来满足伴侣的需求。
你积极地看待他人的行为。
你意识到他们工作可能不顺。
所以他们对这一天你是怎么过的不感兴趣,你的诠释更随和,更慷慨,而且通常更准确。
但是还有其他类型的依恋。
第二种焦虑型依恋。“粘人”就是区分它们的标准 ,不停的发短消息,只是为了知道另一半在哪里,持续的监视他们在干什么,你不由自主地想确认另一半有没有离开自己,有没有离开这个国家,焦虑型依恋的人会强迫他人实现他们的愿望,专注于自身需求而不是伴侣的愿望。
焦虑型的人易怒,因为太过敏感。
稍稍的看不起,急促的言语,或是小小的忽视,对于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来说都像是巨大的威胁。
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恋情即将马上结束的标志。
某人可能认为,你不夸我做的菜好吃,是因为你不爱我,你将要离开我。
而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伴侣正在研究关于工作合同的微妙消息。
第三种回避型依恋意味着你会退出或离开,而不是妥协、或是愤怒,或只是接近某人。
如果有某个问题你说不出来的话,你的直觉会告诉你“你不需要他人”,尤其是你孤单的时候。
回避型常常和焦虑型在一起,这种组合很有风险,回避型不会给焦虑型多少支持,焦虑型则总是在侵犯回避型那脆弱的隐私,鲍比帮助我们更大度,更有建设性地考虑别人为何让我们沮丧失望,几乎没有人是完全的焦虑型或是回避型,而是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样。
所以根据鲍比的告诫,我们知道一个人看起来很冷漠,不是因为他们想伤害我们,而是因为他们可能很久以前被他人的冷漠心灵所重伤。
鲍比的理论给予了我们为人父母者“自我了解”的新可能性,也许能够帮助我们重塑行为,端正对待孩子的态度。
肯定、赞美、认同;
温和稳定的态度、积极合作的意识、导游式引导的姿势。
端正对孩子的态度:
任何时候开始,
——都不晚。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