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带娃的这段时间,意识到之前的一个一个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棘手了,得改变了。
看书中有说4-6岁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机,还好,这个期间发现了。搜集了一些资料和自己的小感触,整理汇总一下:
怎样让孩子学会独立的玩耍?
关于这个问题,最初我的想法是孩子能够自己玩,我也能有时间来做点自己的事情。
后面找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发觉我的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让孩子会自己玩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走向独立的一部,更是培养孩子内在驱动力的一步。
还好意识的早,也很庆幸。
从精神层面来说,参考大J小D的家长需要具备的意识:
1,口手不动,心在身体在。第一步也很难。不信你试试,不少父母只要和孩子在同一空间里,就是完全忍不住评价和帮忙的,把独立玩啥堪称了0和1的关系,从0走到1,是有个逐步退出的过程的。
陪孩子玩,我们在一旁看着,或者在一旁看书,千万不能看手机。
刚开始,孩子肯定隔几下了就要父母帮忙了,没关系,可以回应,只要我们有意识时不时提供这样的机会,孩子就会越来越习惯于父母”缓慢退出“的过程
2、身体不在,心还在。比如在厨房,没在孩子身边,可是孩子呼喊,能够答应,让孩子体会到,即使物理距离上父母不在身边,父母的心还是和他们在一起的。一小步,一小步,她累计了很多关于自己独立玩的正面体验,之后就很顺利的,真的会享受自己玩耍。
从具体的行动来看,可以参考年糕妈妈的:
1,先把孩子陪爽了再说,比如你先把妈妈变成工作的怪物妈妈好吗? 孩子更多关注当下的感受,我先陪你玩5分钟,比“等我忙完工作字啊来陪你管用”, 你先满足她,然后才有可能请他满足你,这是一种相互尊重的默契
妈妈的态度-----我关注你/重视你、胜过其他事情
具体体现,你有没有放下手机,心无旁骛?
2,解释清楚你在做什么,让孩子有参与感。比如他想玩电脑,开个空白的,给他弄。比起“妈妈的动作你不能打扰,更实际的还是解释清楚你在做什么,要多少时间,把他的等待,变成给妈妈帮忙。
3,比起抗拒被打扰,用游戏的方式保持联结。需求,保持同频,能拖就拖。
------切记,要智取,能用脑子,就别用嗓子。
两步走,心不慌,来完成,可期待,可实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