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是初一时王先跃老师给我们讲解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王老师把大家带到了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到处宫殿林立,廊檐飞斗,灯火通明,飞天们提着宫灯在街市里闲逛。自己也仿佛成了其中的一份子。现代诗朗诵的节奏也很美,王老师领着我们朗诵着这首诗,诗的美感、诗的意境跃于纸上,浮于脑海。后来自己开始买书看了,泰戈尔的《飞鸟集》为诗人天马行空的思维所折服。《大海》是纪念朱德的一本散文诗,为其优美的语言所吸引,再后来就是郁达夫、余秋雨等人的作品。
初二便是王道银老师教语文,开始涉及语法和复句,王老师有着深厚的功底,一个复杂的句子主谓宾定状补被解析的清清楚楚,如同庖丁解牛。写作的功底也是那个时候起步的,记得王道银老师布置了一个状物的文章,让我们写一个动物,这也是初中的第一篇说明文,由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自然是吃力的,我当时写的是《老鼠》的文章,大意是说老鼠肉可以吃,皮可以做衣服等内容,王老师没有批评我,只是建议我多观察,多写有意义的事情,但从眼神我看出他很不满。这件事一直印在我脑海里,激励着我。
初中的生活是艰苦的,住着集体宿舍,有段时间食堂的大米生虫了,白白的米饭里,布满了米虫的白色尸体,你不仔细看,很难看到,有时一筷子下去,能挑出好几条出来。学校不让学生出去吃,硬压着学生消化这些带有米虫的大米,这段日子最苦恼了,后来地理老师陈老师的家属偷偷的煮米卖给我们,每次盛饭的时候,老师母动作很玄乎,她先用锅铲把碗边糊住,然后拼命的往里面添饭,看上去是满满的一碗米饭,其实里面是空的,总感觉到吃不饱,有时一顿两斤粮票也吃不饱。那时只有杨艳萍可以去李福华校长家里搭伙,吃上没有米虫的饭,真让人羡慕不已。
那时,每个班有个茶桶,每天安排两个学生去食堂打茶水,食堂工作人员把水烧开,倒入一个大缸中,然后扔进几片猪皮树叶(茶叶)。有次,轮到我和韩杰值日,食堂操作间满是排队打茶水的学生,龚老师的爱人特凶,嫌我们这帮学生穿来穿去,碍事。那天我把茶水舀到桶里,发现缸里茶叶末一大堆,很久没有清理过了,发出阵阵恶臭,更可恶的我还看到了一只掉落缸中淹死的老鼠。真是悲剧,我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去食堂吃饭。
学校冬天是不供应热水的,早上5点钟就起床早读了,没有水洗脸,我和戴华敏相互配合,他抱着我的双腿,拽着我的裤头,我弯腰倒挂金钩到井里打水,水是冰凉的,寒得刺骨,匆匆的擦洗一下手和脸,漱个口就进教室了。感谢上苍的厚爱,能够安然无恙的度过那段苦难的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