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余恨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情”在正确的时候,用对了人,是缘分;“情”在错误的时候,用对了人,是无奈。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伤。
每个人都不愿活成一座孤岛,渴望在滚滚红尘中找到心目中的ta,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也许是现实的无情,总觉得在ta面前有一堵高高的山,难以逾越。
苏轼《蝶恋花》说“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931年的夏天,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沈从文,跌入了那场无可救药的暗恋。他在致张兆和的情书中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最后的结局,沈从文因为自己的风流,没有得到张兆和灵魂深处的爱,只剩下一声叹息。
生命中的一切好坏,都是我们过去、现在行为、言语、思想的总和吸引来的。吸引力是一种能量,我们虽然看不见,但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异性相吸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种吸引力是一种能量,引导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积极、阳光。因此,多情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有着积极的方面,但用过头了,则物极必反。
如果在感情的道路上处处受挫、举步维艰,因从自身找原因,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标准,并且要信守承诺,承担责任,争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才干、有品德的人。毕竟,两个人长久相伴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多情自古空余恨,我们应转个念头:在自身条件和素质还不具备的条件下,应积极地将这股能量转移到提升自己,精益求精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样相信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有情人终成眷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