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下班回到家,每天在家上网课的女儿在那看电视。
我一看到她在看电视,一股火涌上脑门。
把她叫过来问她作业写完了没有!她说写完了,我又很气恼地说,写对了么?拿过来,我看看。
然后一顿操作猛如虎,告诉她哪哪错了,问她为什么又在看电视?
女儿很丧气地来了句:“好,你说得都对”。
她说完这句话,我一下子怔住了。
我感到了孩子在面对我时的无奈。
我觉得我包容了孩子很多,但孩子何尝不也在包容我呢?
在这场与女儿的“较量”中,我看似是赢了:女儿一切听我的。
但我觉得我的这种“赢”毫无意义,甚至失去了更多。
失去了女儿对我的亲密感,女儿也失去了自己检查作业的机会,失去了自我意识安排自己时间的机会。
从我们当父母的那天起,我们都有各自的育儿理念,也学习了很多育儿方法,应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那我们要问问自己,在我们觉得自己的方法奏效的时候,我们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正面管教》这本书中说的: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
而“赢得”孩子,则是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
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所以答案显而易见,我们都想能够“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赢得”孩子呢?《正面管教》也给出了答案:
一.前提:记住,在孩子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可能听你的。
二.赢得的步骤
《正面管教》中给出了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并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甚至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和行为,但同情不代表宽恕。
做到这两点,你已经赢得孩子了,进入第三步,孩子已经能听的进你的话了。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问,再出现这种问题怎么解决。你可以给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试着倾听孩子。
践行上面的四个步骤,“赢得”孩子。
你能做到么?
就像那句话说的: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育儿方面我们也懂得很多理念,但还是会碰各种雷区。
那怎么办呢?唯有践行。
想想上次你和孩子起冲突后,是“赢了”孩子了,还是“赢得”孩子了?下次再有冲突打算怎么处理呢?一起分享一下育儿路上的故事吧?
我是践行照书养孩子,坚持七年亲子阅读的六姑娘,期待您的留言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