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甘伯伯去游河》是我在怀孕时挑的一本绘本。我翻了一遍之后,便束之高阁。那时,我用从小接受的纪律训练,和职场世界的逻辑解读,为这种“违反约定,却没有任何惩罚”的故事感到不解。为人母后的种种历练,帮助我重新思考许多以前认为是理所应当的“道理”,重新翻阅,尝试去读懂它。
动笔前,我浏览读者对《和甘伯伯去游河》的评论。许多人冲着“得奖作品”而将它买下,却褒贬不一。有人说,《和甘伯伯去游河》的画风不够唯美、艳丽,不是理想中的童书模样;有人也无法放下价值评判去看待小孩子的行为和甘伯伯的反应,认为书中没有突显教育意义,甚至是“反面教材”。但,其实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再作评价。
是我们不懂童书,还是不懂孩子?
熙bǔ两岁多一点的时候,我与他共读《和甘伯伯去游河》。一开始,他不让我有机会读完整本。无论我读到哪一页,当他学着我的语气,把字的尾音拖得长长地说:“好~啦~,讲完~啦”,我便闭上书。但渐渐地,我发现,熙bǔ不再打断,愿意一直听到结尾了。快两岁半时,他会要求停在某一页细细地看,有时还会与我“讨论”细节。
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发现《和甘伯伯去游河》的节奏,就像船在水中一摇一摆,十分惬意。熙bǔ似乎也掌握了这种节奏,情绪会随故事的开展而慢慢地变得平和。这也许就是“甘伯伯”耐人寻味的一个地方。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画面设计和文字结构,叫“两拍子”。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们看到了甘伯伯,接下来,故事开始了,“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于是,小孩、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山羊依次请求甘伯伯让他们一同去游河,“我们跟你去好不好?”、“甘伯伯,我也一起去行不行?”……每一问都不一样,而甘伯伯的每一答都是附有条件的应允,“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如果你足够细心,也许能发现书中的孩子和动物有大脚丫子,有人说,这是从孩子仰视的角度所看到的景象。)
终于,大家都上船了,兴致盎然地游河,可是,“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乱跳,小孩大吵大闹。船就翻了……”,
“大家都掉进水里了”。
当年的我心想,看甘伯伯怎么收拾你们!
然而,甘伯伯没有如我所愿,收拾这群捣蛋鬼,他和大家一起“游泳到岸边,再爬上岸,让太阳把身子晒晒干”。然后他说,“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
有一位日本心里学者,矢吹省司解读《和甘伯伯去游河》说,“‘孩子’是在‘秩序→秩序的破坏→秩序的恢复(或者是新秩序的形成)’的重复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彭懿,2011)。
这种新秩序不需要用惩罚的手段达成,游河因翻船而戛然而止,就是一种违反规则的自然后果。孩子们(和动物们)自然会从游河的终止体悟到“疯狂的快乐”之后的失落并反思,而不是被训斥或惩罚而产生的表面顺从,前者往往更容易内化到孩子心里去。
小孩需要不时打破规则,探索世界给他们的反馈,再从反馈中调整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行为,这个过程理应是快乐的。
最后你看,大家不都正儿八经地围坐在餐桌边喝下午茶吗?
也许,甘伯伯是故意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你期待什么,很可能就会发生什么。
甘伯伯在孩子和动物们上船之前,每一句嘱咐都是一个“期待”。他知道事情可能会发生,于是,他“顽皮”地给每个乘客下了一道“咒语”(暗示)。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和他的助手在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实验,他们随机挑了一些学生,并对老师说这部分学生在智力发展和能力表现上更有潜力。学期结束时,他们发现被老师以为更有潜力的学生的IQ平均提高幅度显著提高了,年纪越小的学生,受暗示的程度越高,提高得更明显。相反,负面的期待,会有负面的效果。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
甘伯伯本来不需要提出条件。正如在生活中,也许你能想到刚学会自己吃饭的小屁孩会玩食物、扔勺子,也许你能想到拿着画笔的小屁孩会把墙壁弄脏,也许你能想到出门玩耍的小屁孩会和别的孩子抢玩具……但这些都不需要提前警告。如果提前说了“不可以玩食物”,那么相当于提示了他记得做这个动作。
不过,说易做难,无意识地就冲口而出了。熙bǔ的外公习惯很有防范意识地把脑海里想到的危险提前说出来。例如,这一刻熙bǔ只是趴在桌子看金鱼,外公便开始警告:“不要爬上桌子”、“不要碰鱼缸上的灯”、“不要抓金鱼”……果不其然,下一刻熙bǔ便按他的“警告”照做。这种事情多了,有时我也不胜其烦来一句:“不要老说不要”。最后,我们都陷入了“不要想苹果”的怪圈。
发出“好的期待”是需要“持续锻炼”的。在那些我们想到的不被期望的“动作”前加上“不要”,比拐个弯,换个“正面说法”似乎要容易得多。日常生活中无论对象是谁,ta都需要感到被正面期待,才会乐于给出正面反馈。尤其对孩子,多用正向语言、避免过分关注不良行为、适当转移注意力,比千万个“不”来得有效。
然而,聪明和气的甘伯伯估摸早已看穿一切,他显然是要让小屁孩们来一场“秩序的破坏和重建”。
大道至简
《和甘伯伯去游河》,于我,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它是诗歌,也是画集。印象派的水彩,结合铅笔和钢笔的绘画方式渲染着整本书的田园气息。约翰·伯宁翰认为要出每一个角色的精神特质是最重要的,这样,图画才能传达出作品的精神和思想。孩子从中也可以领略绘画的表现的多样性。
一些评论说,孩子从《和甘伯伯去游河》中学习到甘伯伯的接受与宽容,孩子会因为他的包容而感到被爱、被接纳。细细想想,这应该是成人的体会,甘伯伯对应的是现实中的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人和动物们都有不同的年龄、性别、特征,潜移默化的理念也许是没有隔阂的世界......
无论有多少解读,都不可否认《和甘伯伯去游河》始终用一种诙谐的、释放力比多的方式,温柔地传达着“遵守规则”的信息。孩子和动物们的童真和欢乐就在演绎故事的深意,呈现最自然的情节本身。大道至简,方好滋养心灵。
(有删减,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熙熙bu的妙想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