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一、知识鸿沟
1970年美国推出一套理论:知识鸿沟。
美国经过26年的社会调查和统计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例如报纸、杂志、书籍印刷出版越来越普遍,知识越来越普遍,教育也越来越普遍,但是社会阶层不同的人差距却拉大了。
按理说,知识的普及便于人们学习,社会的阶层也应该缩小,但是却因为如此,社会的阶层差距却越来越大。很多人对于这个现象感到不解,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话: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的人越来越穷吗?
二、继续深造?还是挣钱?
当今社会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有资源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资源,他们生出来的孩子起点也会比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起点高。
当普通人的孩子连拼音的声母韵母都还没有背下来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许已经有能力看无字幕的外语电影了;当普通人的孩子还在打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已经有能力用程序编写出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了。从出生就开始走在普通小孩前面,这个差距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大。
当他们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这个现象会变得更明显。
有钱人的孩子大多数会继续选择深造,读研究生、博士生或者出国深造,或者进入某个领域开始钻研。
而没钱人的孩子呢?大部分会选择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少部分会选择继续深造。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想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吗?
也许有人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不选择继续深造?因为:条件不允许。
穷人家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财力去支撑他们继续深造,很可能读完本科就已经耗尽全家的资产。牛饿了就需要吃草,否则等待它的只能是死亡。这也是大多数穷人家庭面临的情况。好不容易供孩子读完大学,这个时候孩子有了相对不差的学历,家中粮草已尽,必须赶紧创造。所以他们必须赶紧赚钱,他们要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接下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济支撑。
这就出现了当今社会很多人被房贷车贷以及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现象,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逃离原本的生存环境,换一个更好的环境生存,但是这个新的环境必须奠定基础,所以赚钱、赚更多的钱成了唯一的路。
三、个人价值pk劳动力
而富人呢?他们没有房贷车贷生活的压力,他们不会被金钱所禁锢,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提升自己。赚钱只是他们自我价值体现的一个附加值,他们真正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创造价值,甚至是改良社会。
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具价值,创造出的东西更具价值,所以随之而来他们会获得更多的资源:人脉,金钱。而这个时候的他们,很大概率拥有的资源胜过上一代,因此他们能提供给下一代更好的资源,这样,富人和穷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但有句话说得好:穷不过三代。
穷人虽然是一代又一代的在繁殖劳动力,但明显的是他们不会退步,只不过因为生活带来的压力,前进得比较慢而已。
一个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后代在经历过高等教育过后,不可能再回到那片黄土地继续继承上一辈的方法生存。他们有可能选择在城市里奋斗,或者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对家乡进行建设,而不单单是像父母一样扛着锄头继续刨地。
总结来说:
富人更倾向于创造个人价值,穷人更倾向于创造劳动力,
这不光是知识鸿沟,更是个人起点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