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场合下,我们会听到数字化这个词。中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中,其中一个章节就是专门论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数字中国”。但这个词乍一听又有点虚,它在干什么,价值是什么?它和之前所说的“信息化”有什么区别?本文将会用一个企业的实践案例来尝试说明这个概念。
“信息化”系统面临的问题
在华为官方推出的《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中,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是:一个运用数字技术对企业业务持续优化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认为数字化在这个工程中优化的是信息的流转方式。
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企业大多完成了“信息化”的改造,将企业的资源放到ERP系统上,将客户的信息放到CRM系统上,将产品和制造的信息放到PLM、MES系统上。可以让企业对各个方面的资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知道的库存、客户情况。
这些系统也逐渐面临着一些困境:
- 学习成本高,需要专业的培训才能使用其中的数据。
- 这些系统都是各管各的,数据是分散的,就像一个一个的“孤岛”,想要了解别的系统的数据,要走流程。
使用别的系统要画时间学习、理解数据,还要画时间转化成自己的系统能读懂的数据。这样导致拿到的数据时效性低,甚至因为流程复杂就与别的系统“隔离”。
数字化系统就是要打破这种隔离,让数据在各个系统中流转起来,发挥价值,“指导行动”。
华为的数字转型案例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和终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积累了许多经验,以下案例均来自《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
生产线
以前华为生产线的ERP、MES、PLM等管理系统,数据是不通的,不同生产线的工艺控制软件也不一样,如果现在这条生产线要从生产A产品切换到B产品,必须先停产,然后花一两天的时间,人工重新配置各种参数,效率低不说,还特别容易出错。一出错,又得停线调参数。
这种运行方式在以前产品生命周期长的情况下,还能支撑,毕竟一个产品要大批量、长时间地生产,不用经常切换产品。但现在不行了,单拿手机来说,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一年就发布20多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华为现在的手机生产线,就是“随需”生产。从排产计划到物料信息,不同维度的数据、指令,都会被快速地编排、配置到生产线的工艺控制软件中。生产线就会自动调整工艺流程,不用停线就能切换到新的产品生产。
财务风控
公司财务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账实不相符,账面上记载的,和实际存在的不相符。比如你制造完了100台手机已经出库卖掉了,但没记录信息,去仓库里看实物的时候,发现库里少了100台手机,就对不上账了。要做到账实相符,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很多的环节,从买进来,到中间生产,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做到账实相符,最后在账面上它才能是相符的。
以前,华为员工就是靠打电话、发邮件,或者面对面,开个会同步消息。因为跨国时差或者请示上级等问题,常常需要两三天才能解决一个问题。这个同步效率是有很大问题的,本来问题还是个普通问题,拖着拖着可能就成紧急问题了。
在数字化转型之前,"发现问题"是滞后的,"讨论问题"是不及时的,这就导致"解决问题"的效率很低。数字化以后,比如我们发货了,对方也签收了,但签收之后的款项,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打到我们的账上来。这个情况迅速就能被系统发现,系统会在屏幕上弹出一个风险提示,自动推送给相关的人员。相关人员立刻就可以关注到这个流程,插手干预,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没收到款。
订单履行
华为在做订单履行的时候,负责这块业务的同事,每天都会面临一大堆客户发来的合同,他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一下有多少个合同号,然后一个一个地点开合同号去查看订单的状态,是正常还是有风险。
这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作方式,给你全量的信息逐条去处理,效率非常低。现在数字化转型之后,订单履行岗的同事的工作内容就变了,现系统自动就把有风险的合同给挑出来了。同事每天打开电脑看到的不是全量的合同,而是那些自动显示有风险或者异常的合同,并且系统还能主动告诉我合同的异常可能来自于什么环节。员工就可以更及时的去处理客户的请求。
数字经济的落地场景
中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中,对数字化应用场景做了具体的指导规划,包括:
涉及到的相关产业包括:
数字化经济重点产业
我认为,数字化的重点还是在于各个具体行业对业务的认知理解,而不是数字化的工具,只要业务梳理得好,无论通过什么手段,数字化转型都能做的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