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谈高考录取的事情,在网上也看到有些学生退档,或者说滑档了。找了些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退档吧。
1.什么是退档?
在录取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某所院校提档,但该院校最终没有录取这名考生,把这名考生的档案退回考试院,等待下一批次投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退档”。
2.被退档原因有哪些?
①考生总分高于该院校/院校专业组录取线,而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线,且不服从调剂;
②考生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单科成绩偏低、体检不合格、身体条件受所报专业限制、专业额满、此专业不录取往届生等原因,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③因院校调档比例大于实际招生计划,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3.如何降低被退档?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排名余量。(每年考试难度不一样,分数参考性不大,要看在全省的排名)
③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
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填写几个较冷门,排名要求较低的专业。
如对专业没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这个很重要,进校还可能争取换专业,退档了就大概率就只能上民办或者去复读了。)
④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⑤只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排名不可取。目前很多大学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落选。
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名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⑥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子: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
⑦不要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4.被退档后怎么办?
考生被退档后,可以继续留意退档批次的补录或者下一批次的录取,全部批次录取结束后仍未被录取,就需要考虑是否复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