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引进上海数学教材——反思中国的数学应试教育
杂志天下图片今天看到一条消息,说是英国花几千万英镑成套引进上海的小学数学教材。节目提到英国上下数学差得要命的一些趣事,比如卡梅伦被问及8*9时竟然拒绝回答,英国打折后的商品竟然比打折前更贵——看来英国人的数学还真得差得是无法形容。
卡梅伦拒绝回答…哈哈笑崩的打折结果
为此有人偷偷为咋的应试教育骄傲,看,咋们的应试教育也受到国外追捧了吧,谁说它不好——作为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一年大学教育的我来说,觉得还是不能高兴得太早。
我们应收教育下的数学基础很好,这一点我承认。前些天和一位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聊天,他说他们要进行开学测试,然后我开玩笑说你们肯定会被数学干趴的,毕竟这东西看着都呕心一考完恨不得立马烧掉它;然后问我是否记得3的立方开导后是多少。3乘以3的平方吧,我随口而出。但立马又觉得不对,忙说自己也忘了那是随口说的,毕竟高考数学都不及格上了大学更是没挨过数学。他说你的答案正确呀。
当时我很震惊,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随口都还能记起早已不碰的知识点;换句话说,那个开导的结题方法还在我的脑海深处甚至变成了我的潜意识!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呀!
于是我就想,是什么力量让我拥有如此功力?应试教育下的魔鬼训练!
先来说说我们的乘法口诀表吧。乘法口诀表是怎么背下来的?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小学二年级学了乘法后,数学老师要求我们回去后把口诀表给背完,背不出来第二天中午就不许回去吃饭。于是我们一整天便在那里1 1得一1 2得二……背的整个人都蒙掉了,第二天依旧背不出,于是整个班中午都不许回家,继续在那暗无天日的背着,直到有一天背出为止……家人对这种教育方式挺支持的,用他们的话说,花钱让你去读书,连个口诀表都背不出,读梨书(家乡话,li书相当于混狗账)呀,饿也活该。
我相信那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记得很牢的东西都是用我们的午餐换来的。而到了高中,中国的应试教育可谓发挥到了极致。
文科届有句话,得数学者的天下。高一到高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了数学上。我的高中是一中,相信我的经历应该不是孤立的。高中以数学为主导,就算是分了科也一样。语文就那个样,英语一两节课不上也没问题,文综基本靠背,可数学你一分钟走神必须花十分钟补回来!于是我们的早自习、课间休息时间、晚读二十分钟等零零碎碎的时间就用在了记记背背,而一些主要的时间,比如午休或是晚自习,基本是在做数学。很难想象,真的,对于一个文科生,数学作业真的永远做不完。我还记得到了高三上学期,四节晚自习,基本上有三节是在做数学作业,反正就是觉得一切时间都给了数学,而数学题也是永远有花样,一种题型,它能创新出几个变种……一个文科生,天天浸泡在数学题中,直到高三下学期我们老师才叫我们转换战略,数学只能花两个晚自习,其他时间交给文科类——我们已经训练两年半时间的数学了,该会的都会了不会的再做也是那个老样子!
由此可见,中国的数学应试教育就一个秘方——重复!
小学口诀表,背背背,重复背到做梦都还在11得一;初中高中数学,做题,做吧做吧,把所有题型都会来!在这样的教育下,与其说是我会结题了,倒不如说我这道题早就做过了——那种题型早就成了我的潜意识,只不过变了一些参数而已!
中国牢固的数学基础在题海战术,英国一塌糊涂的数学底子毁在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国人的创造力被扼杀不少,英国人自由无边的想象力祝他们不断有新发型……这是物极必反的两个例子吧;双方都不能盲从,而应该调剂两种教育模式以此达到最大目标。
百日计划.170818.00111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