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本无所长的小城,红红的榴花无疑是五月里最美丽的风景。奈何拆旧建新的过程中,小城里的绿化带越来越熙熙攘攘,却很少见了榴花的影子。倒是在一些老旧的巷子里,一树榴花掩映这残砖断瓦,现现出一点真正的风格。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录这首词,只为前面两句“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如果说这座城的花魂是榴花,树魂便是国槐。这座城年龄最长的可能就是那几株古槐,几百乃至千年以来,它们目睹了所有的拆拆建建,来来往往。一个不属于这里的古人,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他蛰居在那个小山村的小宅院里,石屋石墙石板路,到了五月,房前屋后榴红似火。
《题 榴 花》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花的最美,是对自己的看见。《长恨歌》说“天生丽质难自弃”,人的本性常常是,有一点点姿色就要期待他人的看见。所以世界上有那么那么多怀才不遇的人。“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更上一首诗意相通的还有这首:
《感遇诗》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所以以下这首就显得尤其高洁:
《感遇诗》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才是一个人的真我,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姿态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小的苔花如果能够看得见自己的美丽,也便可以开的辉煌,开的壮烈。万里江山无主,有闲之人得之。一个成熟自然卓然独立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