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Android 面试
APM性能监控框架-Matrix之插件Trace Canary(

APM性能监控框架-Matrix之插件Trace Canary(

作者: momxmo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17:46 被阅读0次

    一、卡顿监控方案有那些?

    卡顿原由:主线程执行繁重的UI绘制、大量的计算或IO等耗时操作。
    行业方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到卡顿的堆栈,如 BlockCanaryArgusAPMLogMonitor
    这些方案思想:监控主线程执行耗时,当超过阈值时,dump出当前主线程的执行堆栈,通过堆栈分析找到卡顿原因。
    从监控主线程的实现原理上,主要分为两种:
    1、依赖主线程 Looper,监控每次 dispatchMessage 的执行耗时。(BlockCanary)

    2、依赖 Choreographer 模块,监控相邻两次 Vsync 事件通知的时间差。(ArgusAPM、LogMonitor)
    第一种方案,看下 Looper#loop 代码片段:

    public static void loop() {
        ...
        for (;;) {
            ...
            // This must be in a local variable, in case a UI event sets the logger
            Printer logging = me.mLogging;
            if (logging != null) {
                logging.println(">>>>> Dispatching to " + msg.target + " " +
                        msg.callback + ": " + msg.what);
            }
            msg.target.dispatchMessage(msg);
            if (logging != null) {
                logging.println("<<<<< Finished to " + msg.target + " " + msg.callback);
            }
            ...
        }
    }
    

    主线程所有执行的任务都在 dispatchMessage 方法中派发执行完成,我们通过 setMessageLogging 的方式给主线程的 Looper 设置一个 Printer ,因为 dispatchMessage 执行前后都会打印对应信息,在执行前利用另外一条线程,通过 Thread#getStackTrace 接口,以轮询的方式获取主线程执行堆栈信息并记录起来,同时统计每次 dispatchMessage 方法执行耗时,当超出阈值时,将该次获取的堆栈进行分析上报,从而来捕捉卡顿信息,否则丢弃此次记录的堆栈信息。

    第二种方案,利用系统 Choreographer 模块,向该模块注册一个 FrameCallback 监听对象,同时通过另外一条线程循环记录主线程堆栈信息,并在每次 Vsync 事件 doFrame 通知回来时,循环注册该监听对象,间接统计两次 Vsync 事件的时间间隔,当超出阈值时,取出记录的堆栈进行分析上报。

    Choreographer.getInstance().postFrameCallback(new Choreographer.Frame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rame(long frameTimeNanos) {
            if(frameTimeNanos - mLastFrameNanos > 100) {
                ...
            }
            mLastFrameNanos = frameTimeNanos;
            Choreographer.getInstance().postFrameCallback(this);
        }
    });
    

    存在的问题:
    这两种方案,可以较方便的捕捉到卡顿的堆栈,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无法获取到各个函数的执行耗时,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堆栈,很难找出可能耗时的函数,也就很难找到卡顿的原因。另外,通过其他线程循环获取主线程的堆栈,如果稍微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获取的堆栈有所偏移,不够准确,加上没有耗时信息,卡顿也就不好定位

    二、介绍(使用此框架的原由)

    一种可以在线上准确地捕捉卡顿堆栈,又能计算出各个函数执行耗时的方案。 而要计算函数的执行耗时,最关键的点在于如何对执行过程中的函数进行打点监控。
    这里介绍两种方式:

    1、在应用启动时,默认打开 Trace 功能(Debug.startMethodTracing),应用内所有函数在执行前后将会经过该函数(dalvik 上 dvmMethodTraceAdd 函数 或 art 上 Trace::LogMethodTraceEvent 函数), 通过hack手段代理该函数,在每个执行方法前后进行打点记录。

    2、修改字节码的方式,在编译期修改所有 class 文件中的函数字节码,对所有函数前后进行打点插桩。

    第一种方案,最大的好处是能统计到包括系统函数在内的所有函数出入口,对代码或字节码不用做任何修改,所以对apk包的大小没有影响,但由于方式比较hack,在兼容性和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第二种方案,利用 Java 字节码修改工具(如 BCEL、ASM、Javassis等),在编译期间收集所有生成的 class 文件,扫描文件内的方法指令进行统一的打点插桩,同样也可以高效的记录函数执行过程中的信息,相比第一种方案,除了无法统计系统内执行的函数,其它应用内实现的函数都可以覆盖到。而往往造成卡顿的函数并不是系统内执行的函数,一般都是我们应用开发实现的函数,所以这里无法统计系统内执行的函数对卡顿的定位影响不大。此方案无需 hook 任何函数,所以在兼容性方面会比第一个方案更可靠。



    三、功能实现细节

    Anr监控(阈值5s)、Frame帧监控、EvilMent方法耗时监控(阈值700ms)、App冷热启动耗时监控

    这里主要通过Gradle插件+ASM插桩方式,在打包编辑阶段在必要的方法执行前后插入关键代码;(只统计监控主线程,不用担心异步问题)

    实现细节:

    编译器:
    通过编译期的任务,使用Gradle插件Plugin,将全局的class、jar文件作为输入,利用ASM工具,对所有class文件进行扫描及插桩;
    插桩过程几个关键点:
    ①选择在该编译任务执行时插桩,是因为 proguard 操作是在该任务之前就完成的,意味着插桩时的 class 文件已经被混淆过的。而选择 proguard 之后去插桩,是因为如果提前插桩会造成部分方法不符合内联规则,没法在 proguard 时进行优化,最终导致程序方法数无法减少,从而引发方法数过大问题。

    ②为了减少插桩量及性能损耗,通过遍历class方法指令集,判断扫描的函数是否只含有 PUT/READ FIELD 等简单的指令,来过滤一些默认或匿名构造函数,以及 get/set 等简单不耗时函数。例如:类过滤包含R.class、R$、Manifest、BuildConfig等,方法过滤包含构造函数、Bea对象get、set函数

    ③针对界面启动耗时,因为要统计从 Activity#onCreate 到 Activity#onWindowFocusChange 间的耗时,所以在插桩过程中需要收集应用内所有 Activity 的实现类,并覆盖 onWindowFocusChange 函数进行打点。

    ④为了方便及高效记录函数执行过程,我们为每个插桩的函数分配一个独立 ID,在插桩过程中,记录插桩的函数签名及分配的 ID,在插桩完成后输出一份 mapping,作为数据上报后的解析支持。

    运行期:
    编译期已经对全局的函数进行插桩,在运行期间每个函数的执行前后都会调用 MethodBeat.i/o 的方法,如果是在主线程中执行,则在函数的执行前后获取当前距离 MethodBeat 模块初始化的时间 offset(为了压缩数据,存进一个long类型变量中),并将当前执行的是 MethodBeat i或者o、mehtod id 及时间 offset,存放到一个 long 类型变量中,记录到一个预先初始化好的数组 long[] 中 index 的位置(预先分配记录数据的 buffer 长度为 100w,内存占用约 7.6M)。
    数据存储如下图:i/o占1位、方法id占20位(2的20次方已经大于65535个方法),时间戳占43位

    image.png

    工作核心思想:
    通过向 Choreographer 注册监听,在每一帧 doframe 回调时判断距离上一帧的时间差是否超出阈值(卡顿),如果超出阈值,则获取数组 index 前的所有数据(即两帧之间的所有函数执行信息)进行分析上报。 同时,我们在每一帧 doFrame 到来时,重置一个定时器,如果 5s 内没有 cancel,则认为 ANR 发生,这时会主动取出当前记录的 buffer 数据进行独立分析上报,对这种 ANR 事件进行单独监控及定位。

    性能细节优化:(多次获取系统时间)
    考虑到每个方法执行前后都获取系统时间(System.nanoTime)会对性能影响比较大,而实际上,单个函数执行耗时小于 5ms 的情况,对卡顿来说不是主要原因,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多次调用的情况,则在它的父级方法中可以反映出来,所以为了减少对性能的影响,通过另一条更新时间的线程每 5ms 去更新一个时间变量,而每个方法执行前后只读取该变量来减少性能损耗。

    堆栈聚类问题:
    如果将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上报,数据量很大而且后台很难聚类有问题的堆栈,所以在上报之前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整合及裁剪,并分析出一个能代表卡顿堆栈的 key,方便后台聚合。

    通过遍历采集的 buffer ,相邻 i 与 o 为一次完整函数执行,计算出一个调用树及每个函数执行耗时,并对每一级中的一些相同执行函数做聚合,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策略,分析出主要耗时的那一级函数,作为代表卡顿堆栈的key。


    image.p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PM性能监控框架-Matrix之插件Trace Canary(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kz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