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好的变化,没有工资的飞跃上涨,没有人脉关系的突破,而是思维的跳跃与改变。
通过一些门槛,我关注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并且在这些优秀人中筛选出最经常关注和敬佩的人。
1.工作不是唯一的挣钱渠道,孤注一掷的把焦点放在工作上,以为工作可以带来成就感,只会伤悲。
我一直以为我属于财务自由,因为从毕业开始,几乎不再伸手跟父母要钱,(除了一次困难,父母支持,我在发工资的第二天立马还给父母,并且加了远高于银行和理财平台的利息一起),我不太过多的花男友的钱,从挣钱开始,我的生活,游玩,学习培训都靠自己,那时候我真的把自己归类到财务自由,然而,我发现这并不是,因为我还是靠着工资维持生活,工资一断,没有自由可谈!带来的只有不安全感。好的工作带来无限的价值感,越干越有劲,这当然跟公司平台发展,管理者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努力程度。所谓的成就感也不是公司能够给的,而是自己寻找的,领导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员工的心理,要么被提拔被看重,要么被冷落被打压。在人之下总得把自己当回事,可以把工作看成事业,也可以把工作看成谋生的渠道之一。
2.站在原地纠结,还不如干点事情
大多数普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干嘛,擅长做什么,没有规划没有方向,反反复复一直纠结着,一年又一年过去。与其站在原地纠结,不如开始尝试,尝试各种事情,最后总归知道哪个才是自己擅长的,虽然这种方法很慢,但到最后总归有结果,比起原地纠结不动,永远也得不到答案要好很多。
3.当你迷茫时,以优秀人为榜样,参照她的方法学习。
偶然的机会我关注了一些公众号和网络公开课,开始时比较盲目,关注的数量多,不知道从这些课程中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以及对自己有用的,挨个去听,挨个去看,时间久了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删除了多余的公众号和课程。甚至在这些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信息也会推荐给别人关注。其实我不提倡在我们手机公众号中关注很多很多数量的公众号,每个类型选择一两个即可,数量太多,来不及看,右上角的红色数字不断增加,选择几个权威的并且跟工作行业相关的资讯,其他包括自己喜欢的业余充电,新闻频道即可,比如我的微信里,行业相关的有5个,其余的类型包括供应链、职场充电、电商、理财、阅读,旅游、新闻以及穿搭。除了行业数量居多,其他类型都是在实践的沉淀下,筛选出最好的公众号关注,每个类型数量1-2个就好。
以职场充电为例,在这些业余学习中,发现了很多优秀而接地气的人,她们之所以比我们优秀,更多的是多了一份持之以恒的决心,做事情不是像我一般三分钟热度。当自己不知道如何进入一块领域学习的时候,不妨可以借鉴下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这个渠道,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而这些恰恰是工作中不会有人告诉你的。
这些是我今天的分享,以后会陆续把自己的想法分享上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