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其真正含义,却并非所有人都清楚。有人认为这是一味中草药,甚至说这是中药黄芪、大黄的简称。其实,这是误解。尽管“岐黄”确与医药有关,但它实指一部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和它的作者。《黄帝内经》传说为黄帝和岐伯所作。黄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也称有熊氏、公孙氏),曾为统一中原作出贡献。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岐伯系黄帝的大臣,典主医病,史称岐伯医术高明,“脉理病机治法经运气,靡不详尽”。
《黄帝内经》就是根据他与黄帝就医术、医理、中草药等方面的对话,经后人编纂补充而成的。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
作为中原中医从业人员,早就听闻“中医本,在岐黄;岐黄源,始新密”,新密有个岐伯山。虽然家就在郑州,但一直未有机会成行。今日偷得浮生半日闲,趁着秋高气爽,邀请几位好友同到岐伯山探本溯源,寻根访祖。
9月23日一早,与圣典摄影老梁一行四人,驱车50公里,自郑州西南出发,一个小时后,抵达此行目的地——新密市苟堂镇。苟堂镇卫生院张院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与张院长谈话中,提及“中医科室共建的问题”,深切体会到基层卫生院中医人才的匮乏,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共同打造“特色针灸专科”。
岐伯山虽有名,地图导航却查不出信息。在卫生院孙伍涛科长的指引下,一行人驱车沿着蜿蜒小路,经过十余分钟颠簸,来到岐伯山下。南方沟村的村医王恩甫已早早在此等候,作为一行人的向导,王医生带领我们前往拜谒山顶的“岐伯冢”。
山路两旁茂林修竹,野草丛生。羊肠小路上布满碎石,并不好走。然而每一个转弯,均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或是绵延群山,或是清幽山谷。闭上眼感受清风拂体,草香扑鼻,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陶渊明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十余分钟后,一行人登上山顶。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开阔地,环顾四方,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具茨山,东有大隗山遥遥在望,南有大鸿山势压南天。几千年来,这些山川的名字一直未变,《庄子》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山”。黄帝把天下名医召集到岐伯山讲经布道,经国济世。而大隗山与大鸿山,均是以黄帝大臣的名字命名。
继续往前走,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一座不起眼的墓冢便映入眼帘,小小的墓碑上刻“岐伯冢”。上古神医,中医始祖——岐伯就长眠于此。墓冢周围是一些新移栽过来的桑树,还只有碗口粗细。这一切都太普通,出乎大家的意料,如果不是向导带路,我们大概也很难找到这里吧。伫立墓前,《黄帝内经》中黄帝与岐伯的对话犹在耳畔回响。一代名医岐伯、大隗、大鸿虽早已作古,却在当地留下很多传说,其名字也融入当地山川地名里。大山是大师的丰碑,《黄帝内经》则是他们的墓志铭。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黄帝内经》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而中医药文化则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需要我们共同保护、继承、发扬光大。
一行六人恭敬地拜别了岐伯冢,踏上返程。由于时间紧张,此行并未探访岐伯泉、岐伯洞、岐伯庙。中午在南方沟村的农家乐吃“烙馍卷菜”,喝玉米粥,其乐融融。
返程途经一座古寺——“兴隆寺”,门前有几位乡民在掰玉米,怡然自得,一行人忍不住上前打招呼。一位白发老者引起我们的注意,80多岁的年纪,因养生有道,容貌看上去只有60多岁,谈吐更是不凡。
兴隆寺始建年月已无法考证,据现存碑刻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当年香火鼎盛,气象庄严,经过千年岁月的侵蚀,如今已破败冷清,让人唏嘘不已。然而几位乡民还是坚守在这里,他们朴实的思想、乐观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
岐伯山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非常适合中草药生长,目前已查明有草药170余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密不愧为岐黄文化的发祥地。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则要看新密!探密歧黃,寻根访祖,幸甚至哉! (20170925于具茨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