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名985"伪学霸"的自我反思

一名985"伪学霸"的自我反思

作者: 凡客的笔 | 来源:发表于2017-01-18 19:55 被阅读0次

           这篇本应该在上个学期结束时完成的文章,硬生生被我拖到了又一个学期的结束。


           大三上在我还未反应过来的时侯,就在一片"兵荒马乱"中走向了结束。渐渐地,我也从起点快要走到了终点。进入大学以来,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生活是以周为单位度过,一学期被简单粗暴的分成18周。自己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停地前进,而这一路相伴的却早已从刚开始的激情变成了后来满心的迷茫。现在,终于有机会停下来,好好的想一想,我的大学究竟怎么了。

           记得以前读《看见》的时候,里面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现在想想,四年的时间,我已走过了一大半,我从未忘记那个想要成为的自己,从未忘记高考完的那个暑假给自己定下的大学期间的目标,从未忘记刚进入大学时带着三分稚气和舍友说的那句话:"我要成为4.0的男人",可我却渐行离这一切渐远。

           每个人的心里肯定都渴求完美。初入大一,我报名加入了校学生会,又报名加入了院分团委。在学校社团举行的"百团大战"会场上,我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感觉每个社团都像是自己的菜,最后选择拿了辩论社、谶言社、棋社的报名单。当时的自己真是既单纯又功利,报名社团也好学生组织也罢,都是冲着提升自我能力去的,什么合作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又把这一切想的过分简单,天真的认为加入这些组织社团,这些能力就都具备了。手握选课宝典,看哪个老师要求松、给分高,约三五舍友,果断选择他的课。还有在班级里积极去选班委,给自己定下运动的计划……当时的我真是意气风发,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然而,事实是:三个社团,我只去过辩论社的一次新人见面会,其他两个,自从填了报名表,就再也没有去过。学生会,我加入的是外联部,在拉成过一笔赞助后,就开始偃旗息鼓,慢慢的以不作为的方式为自己的学生会干事生涯画上句号?而拉成的那笔赞助,也成为我履历里的一部分和吹牛逼时的谈资,可具体是什么样,只有我自己知道。大一下结束,一路飘绿的绩点是给我的第一棒打击,我付注了很多心血的普通化学却成为了拖我绩点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也第一次让我开始意识到高中的学习和大学的学习是不一样的,高中你平时不好好学,靠临时磨刀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而在大学,考前磨刀的作用甚至要盖过你平时努力的学习。学普化的时候,每一章结束,我都会认真的做一次总结,结果却没有那些考前好好刷往年题的同学考的好。我也下定了决心,要做出改变,期末复习一定要重视。在下一个学期期末的时候,我早出晚归,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果然,大一下的绩点也让我一举成为班里的"学霸"。那种感觉真的很神奇,只要短短的一周或两周,就抵得上你一学期的学习。而这也足以让我滋生很多不好的东西。

           进入大二,我也脱离了干事的身份,从分团委的副部走到了部长。开始负责领导一个部门,舍友调侃:"呦,现在你也是中层领导干了。"肩上的担子重了以后,事情的确多了不少,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学生工作,我的确成长了许多。但抿心自问,自己究竟收获了什么,又一下说不上来。学习还是照搬大一下的模式,平时随便应付下,到了期末再拼命。但正是这样,不知不觉,潜意识里产生了反正平时学也没啥用的想法,于是刚开学上课还会听一听,到后面几乎就完全不听课了,整堂课整堂课的与手机相伴。除了学生工作和上课,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寝室度过,连出去玩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每学期开始前给自己拉的一个书单在学期开始后就不见影踪了。生活就处在极度繁忙和极度颓废这样的两个极端里。大二上的元旦里,我创立了一个读书qq群,初衷是好的,督促大家一起读书,荐书,聊读后感。先开始,我也积极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大家的活跃性,共同畅聊一些大家感兴趣的书籍。不过最终却难逃三分钟热度的魔咒,随着后面期末考试周的来临,我这个群主"以身作则"开始和群说拜拜。一如既往地,凭借期末这两周的拼命,我又取得了很好的绩点。但这一次,由于科目的缘故,比起大一下却累了许多,我也在和自己说,下学期还是要平时好好学呀。然而等下一学期开始的时候,依旧处于那个怪圈,上课玩手机,下课玩手机,时不时完成一些学生工作,等到期末拼命拿个好绩点,完了还能评个奖学金,名利双收!在这期间,还报名参加物理竞赛,创意大赛等各种活动,很多都是无果而终,每次报名都是以充实大学生活为借口说服自己,但最终却是一场空。

          进入大三,两年的团委工作宣告了结束,但我又"难耐寂寞"的去报名参加了助管工作,同时又去竞选了班级的团支书。为了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又参加了urp项目。大三上的这一学期,是我过的最累的一学期。实验做的不顺利,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幻想着做出什么大成果的我在一个本来两周内就能做好的实验上卡了一学期,尤其是当我有好多个夜晚熬到12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实验室回到宿舍,但结果却总是跟我开玩笑时而产生的那种无力和挫败,真的一言难尽。记得以前的时候,我给家里人分析过为何古人说"祸不单行"",是因为当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会导致你的心情很糟糕,这个时候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时,会有很大概率导致其他事情也变糟。道理我拎的很清,但当发生在我的身上时,我却很难改变。实验做的不顺,感觉其他事情也总是遇到坎坷。上课的时候更是“肆无忌惮”的没心情听课,完完全全的把玩手机进行到底。这学期期末时的拼命又一次救了我,不过却没有取得以往那样好的效果。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除了为什么实验的那一步总是失败的原因我不知道外,其他的,我都很清楚。我贪心的想要得到很多,却没有专心的为其付出应有的努力。

           进入大学的两年半来,我一直很浮躁,我努力的去参加一切我认为有利于提高自己能力的活动项目,但大部分又都是后劲不足,无果而终。总想着去获得很多,到最后不能说是一无所获,但也是收获甚少。我一直希望不要用绩点来标榜自己,但它却是我在很多方面的通行证。一方面,我为自己的平时不好好听课找借口:反正主要还是靠期末;另一方面,我又拼命地在考前复习并为复习取得高绩点而暗自窃喜。每一学期都过的很累,好像过得极度充实,但现在仔细回忆却又想不出什么值得称道的成果。每学期说好的好好学英语也竟然成为了每学期的固定套路,只是说说而已。我很难想象,到大学结束,我会收获什么,一个看起来说的过去的绩点,几张华丽的奖学金证书,还有表明我参加过学生工作的证明。可是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记得在宿舍和舍友闲聊的时候,我们总是一起批判当前的学科制度不合理,大学的学习教育比高中的应试教育更像应试教育。考试成绩太过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你的评优,决定着你是否能够保研。因此,大部分的学习,都是为了最终的GPA。而期末复习也在各路段子手、表情包里成为了高校的热点话题。前段时间新闻报道全国高校学生期末占领图书馆、自习室,那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外行只是看热闹,深究来看,这又何其不是一种教育的讽刺。考一门前,拼一命,考一门后,扔一门。我不敢说所有人都是这样,但起码我自己可能就这样,起码周围有很多人都这样。这种现象,不可否认,的确存在着,但导致这种现象的,难道真的是学科制度的缘故吗?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学生,先不说我的言论不具有权威性,就是我自己也明白自己的高度肯定低于制定这些学科制度的人。我能想到的,他们难道想不到吗?平时的学习真的没用吗?还是说当你自己已经将平时的学习仅仅与考试挂钩时,它的作用没有那么大了。又或者说,当你自己仅仅愿意为考试需要的那部分而学习时,你是否已经站在否定平时学习的那一方面了。曾听过一个段子说:“网上有人问高考考数学有什么意义,并举出网上7层网友认为高中学数学没用的一个调查结果。下面有人回复:高考考数学就是为了筛掉那7层人。”回到刚才的话题,难道就没有平常好好学,并从中不仅收获了绩点,还真正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人吗?答案肯定是有,而这些人也许才配称得上“学霸”,尽管那是少数人,但这就够了。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错了,我渴求完美,希望自己变的优秀,这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一直以来我舍本逐末,以为经历的越多的,就越会变优秀。原来很多事情,都是贵精不贵多。以前也曾听很多名人说过:大学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在取得一个不错的绩点的时候,就在学习方面做的相对不错了。是我,把学习想的狭隘了。大学的学习,更为核心的还是学校设立的一门门课程,还有老师们精心准备的一堂堂讲述,而不是那些仅仅为伴随着考试而生的“重点”。

           我依然渴求优秀,不如从下学期好好听课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名985"伪学霸"的自我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sb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