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共有六个层次,再细化一下,应该是有八个层次,如图。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冰山的各个层面我们的行为、表情、动作仅仅 是浮现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在水面下,隐藏着我们内在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甚至包括我们对世界的、对我们自己的感知,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帮助我们觉察到自己从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这8个层面分别是:行为 应对模式 感受 感受的感受 观点 期待 渴望 自我
先举一个具体案例,可能大家更好理解:
一个大学一年级的男孩感觉自己患有神经衰弱晚上,总是很紧张,无法放松,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晚上入睡也有困难,我们深入探索他的内心,发现了症结所在,男孩的父亲经常要求他这么做,那么做,虽然他心里觉得不对,但又不得不听从父亲,这就导致他内心的各个部分一直在激烈斗争,使身体时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但随着年龄增长,小时候内在自己的部分被压抑的很弱,而听从父亲的部分很强,所以冲突也随之激烈起来,最终通过各种问题呈现出来。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男孩的冰山各个层面。
行为表现: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总是听从父亲。
应对方式:讨好
感受:焦虑,紧张,困惑,无奈以及被压抑的愤怒。
感受的感受: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有上面这些感受,从而产生自责害怕。
观点:“父亲总是对的,不听从会让他生气”“我自己的想法不值一提”
期待:对自己的期待是“要听从父亲”,对父亲的期待是“不要生我的气”,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期待是“跟父母保持一致”。
渴望:安全、接纳、爱与被爱。
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生命力状态低
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听从父亲的,这是行为表象,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三个渴望,安全感,接纳,爱与被爱,当他迎合父亲时,父亲就不会发脾气,还可能会称赞他,这使他感到安全,被接纳和被爱,然而由于自己的意志被忽略被压抑,自我价值感就会变得很低,生命不能够自由绽放,由此产生强烈的内在冲突。
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他们没有能够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就是说这七个因素中的某个和其他某些因素之间产生了混乱,所以就产生了痛苦。管理学中也有冰山理论,它认为浮在表面的问题的背后都有更深的问题需要挖掘。但是萨提亚冰山的独到之处是它把这些根源问题又给细分了,它很清晰地描述出产生每个问题的较深层问题,如同是楼梯一样,它能让你沿着这楼梯找到你问题的答案。当然走这些楼梯的步骤也灵活的,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迈一步还是几步。
明天具体分享冰山第二层面的“应对姿态”或者叫做“沟通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