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回西安后,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一无所获。一是西安的工作机会本来就比北京少,二是我所在的行业不景气。
2010年年底,我开始从事P2P行业,经历了行业兴衰,眼看着在风口时期一个个同行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又在几年内一批批倒下。我的最后一份工作,算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这个"谈P2P色变”的年代,互联网金融算是一个新的代名词。
回西安后,我曾在一家催收公司学习过几天,决定去那边学习,完全是因为当时的面试官,一个眉清目秀,宛如邻家大哥哥的男生。
面试了一个多小时,基本都是他在讲话,给我讲他对催收的认知,讲债务人的心理,完全不是我印象中那种标榜大汉张口就骂的场面,而是从心理学、谈判技巧等角度来分析。
当他说到自己也是80后,说到我们这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时,我突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

职场的失意,生活的压力,中年的焦虑,所有所有的一切,早就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但我从没在家人面前表现出难过,更不能让孩子看到妈妈懦弱的一面。
面试官一席深入人心的话,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就是那个骆驼。之后的几天,在同事口中了解到,那个面试官就是公司的老板,从事催收多年,他催过的案件,只要能联系到人的,基本都会还钱,而且很多是家人代偿,常常把债务人一家感化的痛哭流涕。
做了几天催收工作,发现真的不适合自己,自己的内心真的没有那么强大。当听到对方年纪轻轻,却背负太多债务连家都不敢回时;当听到对方是吸毒人员而无力偿还债务时,我心里的负面情绪很重,不是害怕,是同情,更多的,是自责。
常常会想,当初从我手中放出贷款的人,会不会现在也是这种结局。自己曾经的工作,是不是在助纣为虐。
本就是悲观的人,真的不适合天天接触负能量的人群,内心不够强大,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怎么拯救他人。于是我没有接受那份工作。
之后,我报了会计培训班。30多岁的人现在转行的话,的确不容易,但我不能让自己闲下来,不能天天待在家里,每天去上课,去学习,多少算有事做。
除了会计,我曾想考个国际汉语教师证,但考了两次,连笔试都没过,更别提我那蹩脚的英语了。也曾想考个教师资格证,但平时没有复习,最后直接弃考了。看着一堆幼儿英语课本,本来想教孩子英语,却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产生怀疑,觉得应该先把自己的英语学好。想要考个托业时,发现下个月会计考试时间就要到了,而自己还没复习。要安静复习会计时,想到工作还没有着落,就又心慌慌的去投简历,结果等到的又是“不合适”的回复。
学习,工作,一旦同时纠结起来,便成了恶性循环。什么都想要,最终,却什么都得不到。
最近,我索性就什么都不想了。
听从自己的心,想复习会计就看看会计书,想学英语就听听英语,想找工作就投投简历。
这几天,迷上了录音,在这里读读文章,写写东西,讲讲自己的故事,不论听众是自己,还是你。
NLP的曾亮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的使命”。我坚信这句话,也仍在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