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令我们恐惧的一个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避讳提及这两个字。
事实上,伴随死亡而来的一切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第一次真正感受至亲的死亡是我的祖父。那是2010年的六一。
那一天,父亲从祖父家走了出来,满脸凝重,神情黯然,家里时不时传来女人阵阵哀声。
我没有下车,静静地,深呼吸一口气。
打开车门,步履蹒跚,僵硬地挪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家门。
几步之遥,祖父安详地躺在门板上,双目紧闭,没有痛苦,亦没有微笑,嘴角向内凹陷。
走近,想去抓祖父摊放自然的手,却又在即将触碰到的那一秒,缩了回去。
伴随着母亲辈的女人们纷纷哀嚎和痛哭流涕,
终于意识到:祖父走了,永远的走了。
那一刻,我才泪如雨下,无法抑制。
祖父就这么安然地驾鹤西去,看不出一丝苦痛,而周围的我们却啼哭不已,伤心欲绝。
因为没了,所以害怕,除却害怕祖父的消失,也在为自己的必经之路哭泣。
所以“死亡”,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它往往让我们感受到了陨落,没了,归零。
所以我们惧怕它,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这好端端的人,就这么突然地说走就走了,而且,此生,永不相见。
对,永不相见,在漫长的余生中,再也看不见肉身,再也感受不到热气腾腾的呼吸,举手投足,一言一语,只成了“惘然”。
然后就着这漫长的岁月,静静地流淌,渐渐地,只留下点滴,再渐渐地,模糊到无法看清,连记忆都越发浅薄了。
曾经看到一句话:你来时,哭着,周围的人都笑着;你走时,笑着,周围的人都哭着。
发现没,你没有变,只是从一个裸露的婴孩变成了垂垂老矣的人。(我的愿景)周围的人却分成了两拨。
生命本身都会汇集于同一道河流。自古就有鬼神之说,有轮回之说。
一段生命终结过后,去下一站,开启另一个精彩篇章。
不知是真,或是假。
毕竟,从来也没有人可以去尝试,然后去诉说,每个尚存于人世的人都不知真正的死亡,无法感染死亡之前周围的生灵。
最近,在看一本书:
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圆圈,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正好印证了从开始到收笔,最后形成一个“圆圈”的人生轨迹。
我想:
活的长,圈就大一些。
活得短,圈就小一些。
不论大小,终究会以闭合而告终。
看似闭合,以为结束,实则却又是一场新的开始,于是周而复始。
其实,生命应该是有轮回的吧。
当然,也可以把无数鲜活至凋零的生命个体看作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圈,在时光隧道里,形成一排排直线。
永远都在上演生死轮回,不断向前,永不停歇,犹如一条直线,没有停止的时刻。
罗马作家朱维诺说得好:死亡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种恩赐。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很难从心底接受。
记得前几年美国发生过一起枪杀案,一位7岁的小女孩无辜遇难了,大快人心的是,凶手在混乱中最终还是被治服了。
可想而知,孩子的父母能有多么绝望与愤怒,因为美国是没有死刑的,不能像中国这样高呼“以命抵命”。
出乎意料的是几天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报道。孩子的父亲强忍心中的痛苦,含着泪水说道:“我选择原谅凶手,孩子如果还活着,也一定希望我这么做,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
被深深震撼了,不知道需要内心多么强大多么隐忍才能可以说出这句“原谅”。
至少,女孩爸爸的内心不再弥漫着“憎恨”,也不会痛苦了,或许更多的是他的信仰告诉他,孩子去了,但是也在另一场轮回里了吧。
俗套地说,生与死,本是一场绚丽的舞台剧。
上台前,若施粉黛;
在台上,倾情演绎;
下台后,卸下妆容。
骄傲于台前的光彩耀人,也可以安分于幕后的素面朝天。
来来回回,总有剧开演,总有谢幕时。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不再把“死亡”看作归结,看作“虚无”。
肉体虽消逝,灵魂却会去到另界,会遥望人间的温暖,疾苦,幸福,痛楚。
然后到某一年,某一日,在那个“地方”,所有的一切都会如期相遇。
随后,一年一年,红花飘零,春去秋来,灵魂却在那个国度里越来越年轻,越变越幼小。
直到变成最初的婴孩,光着身子,不披外衣,不着内里,睡进了通往人间的河流。
睡着睡着,静静地,漂啊漂,漂啊漂,他在静静地享受着这趟陌生,却又熟悉的旅程。
如果喜欢可以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死亡就是一场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