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即思想品德,就是高中的政治
当所有的初中孩子和家长,听到“思想品德”四个字的时候,总是和“枯燥”、“乏味”、“难背”,这种类型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作为主业是高中政治的老师,在中考改革之后,翻了翻初中的思品课本,对人教版教材来说,初高中其实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首先先来简单谈谈事情的缘起。
初中的孩子,处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快速发育的时期,也许正在疲于应付突然间多出来的各种物理、化学、地理,也许正在叛逆期忙着和家长老师们掐架,也许正在体会懵懂的感情。“思想品德?副科,开卷考嘛,再说吧!而且,思品就是政治啊,为什么我的人生,要和复杂的政治联系在一起,我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事实上,我还是一个宝宝,宝宝不想这么复杂。”
初中的家长们,也为孩子们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折磨的焦头烂额,初中的孩子也都是家长们眼中的“小孩”,“只要读好书就可以了,社会现象对你们来说太复杂,以后慢慢也就懂了”,都是家长们的想法。殊不知,现在的思想政治,已经不是家长们所理解的“背一背,记一记,然后写上去”,那么简单,初中还好,理解相对都还算比较宽泛浅显,到了高中,文科知识的运用,对时政热点的理解,社会现象的描述,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生活中的行为,都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但是这一切,之前除了老师以外,家长和学生们都没什么特别感觉,之前都没有闭卷考,所以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大家也都并不重视。直到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变化都是从思品和历史开始纳入中考总分开始,虽然目前分值并不高(各20分),但是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文理不分科,学生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然后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作为今后高考的科目选择,甚至影响到今后大学专业的选择,和一生职业的选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今年,福建中考迈出了第一步。
在讲完这些事情的缘起以后,如果你是初一和初二的家长,那提早了解到重要性,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注重沟通,帮助孩子了解社会现象,其实是对思想品德的学习非常之有帮助,现在无论是高考和中考,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背诵记忆那么简单了,不真正设身处地的理解,很难应用到位,就以初中课本为例,小到个体的情绪管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再到孩子逐步具有的社会属性,学会处理好与父母、老师、朋友、集体的关系,大到我国的基本国策,基本经济制度,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你是中考孩子的家长,也是现在最焦虑的一群人,孩子可以因为不会背而发脾气,家长为了顾虑孩子的情绪只能默默忍受脾气与牢骚,其实还能做的就是寻求专业的帮助。
综观近几年的福建中考、福州中考,在试卷的考察上是有所偏重的,
试卷结构:内容分布上
“成长中的我”(七年级)约占15%;
“我与他人和集体”(八年级)约占30%;
“我与国家和社会”(九年级)约占35%;
“时事”约占20%
时事可以最后总结归纳
经过总结历年中考真题试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七年级考察的内容主要在于情绪管理、自立、法律,并且这个部分相对比较浅显好理解
八年级的诚信、交往艺术、公民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文化、经济权利、公平正义绝对是历年中考考察的重点中的重点,每年都考,分值大,内容多
九年级的国情、发展战略、基本经济制度、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内容高频考察,难点在于与生活较远,孩子难以理解,并且结合运用上会有一定困难,但这部分恰恰是与高中衔接的重要部分,自然也会高频考察
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做历年的真题,并且结合孩子这几次的考试,帮助孩子分析哪一块比较薄弱,是背的不熟?知识点不理解?还是材料看不懂?有的放矢才能针对性的查缺补漏。
接下来我和历史老师会逐步推出一些加强初中应试的文章,欢迎初中家长们持续关注!
如果大家有任何初中史政方面的问题,欢迎私信徐老师
初高中史地政知识点,史地政资讯与分析,尽在文综姐妹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