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作者: 人在异乡 | 来源:发表于2023-03-23 14:23 被阅读0次

曾有一次,学校某个班级查出有一患肺结核学生。

学校人心惶惶,全班和该班级的全部老师和学生和这患者密切接触者,必须去做检查。

我也被列入这行列。幸运的是,所有人都幸免于难。

不过提起肺结核,还是恐慌的。

今天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23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我们有必要来好好学习下肺结核的有关知识。

肺结核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它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还会伴有痰中带血、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痨病、肺痨)早已经销声匿迹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作为我国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肺结核仍然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什么是肺结核密切接触者?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他们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因此,和他们接触时就有可能被传染上结核分枝杆菌。

很多人会疑惑,什么情况下自己会被界定为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呢?

在我国,通常将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在其确诊前3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14天内有过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归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

一般根据密切接触者的身份将密接者分为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和家庭外密切接触者(同事、同学等)两类。

如何判断密接后的自己是否被感染?

如果发现自己成为了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也不要过于紧张,应该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的密切接触者调查,接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筛查。

目前,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皮肤试验和体外检测试验两大类。

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密接者就可以松口气了,不过这个时候仍然不要掉以轻心。

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是一个很狡猾的敌人,现有的方法可能没有捕捉到它的踪迹而出现假阴性结果。

因此,密接者应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并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

如果发现已经出现了肺结核的可疑症状或者被定义为疑似患者,密接者将会被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和后续规范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感染检测是阳性但是没有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这个时候属于潜伏感染状态。

被定义为潜伏感染者该怎么办?

即使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也不要恐慌。

当前全球平均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并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中,5%至10%可能会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并不是所有的潜伏感染者都会发病。

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是潜伏感染者发病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水平。

另外,预防性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风险。预防性治疗就是针对近期感染者或者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基于抗结核药物或者生物制剂的预防性干预。

预防性治疗可以使潜伏感染的发病风险下降60%至90%。当然,最终使用哪种方案进行预防性治疗,是由医务人员根据潜伏感染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如果成为结核潜伏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警惕结核病的发生。

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仅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如果出现咳嗽、咳痰两周及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咯血等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该到医疗机构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或痰培养等检查,由临床医生对是否发病进行综合判定,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只要能够坚持完成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绝大多数的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yi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