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儿问我:“马桶是人坐的,为什么要叫马桶,而不叫人桶?”我懵了,这个问题从来没想过,我告诉她我不知道,我上网查下。于是我俩一起了解了马桶的来历。
早在春秋时期,厕所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上面建造一个简易的房子,大坑之间有木板或者石板支撑,中间有个大缝隙,便于粑粑排到大坑里。但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晋国的君主晋景公就是第一个被粑粑淹死的君主。
到了汉代,人们又将厕所建在猪圈上面,想要方便的时候就爬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叫上厕所,而不是下厕所的原因。猪圈上方的粑粑直接排放到猪圈里,让猪来食用,这样不仅不浪费,一定程度上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在古代,照明不方便,晚上如厕很不安全,于是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的如厕神器,因为形状长的像老虎,所以叫虎子。据说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发明的,因为他杀过老虎,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也为了表示对老虎的蔑视,让大家不再畏惧老虎,天天坐在上面,就做了个虎形的容器,方便在里面撒尿,这就是最早的马桶。
到了唐朝以后,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唐国公的名字叫做李虎,按照惯例,全国都要对虎这个字有所避讳,比如大名鼎鼎的虎牢关变成了五牢关,所以虎子就被改名叫做马子。
那为什么叫马子,不叫狗子鼠子兔子呢,因为在古代战场上,马匹的优劣几乎能决定着战争的胜败,还有就是常说骑马定天下,没听说骑狗骑兔子定天下,所以就叫马子。
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马子不仅能装小便,还能装粑粑,所以马子做得越来越大,最后做成了桶形,这就是最早的马桶。
宋朝以后,”马桶“的主要使用者大都是女人,因为男人一般都用”夜壶”多一些。现在很多人把女人叫“马子”,也和古代宋朝以后”马桶“多为女人使用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