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根本是要符合用户需求,而这个用户又要是真真实实的用户,那么每一个用户都不太一样,怎么根据用户来做设计呢?于是有了用户角色模型-Persona
一家汽车公司准备设计一款新车,他们的产品种类广泛,一直以来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如下几类人:
A是个富二代,喜欢跑车,因为马力足、外形酷、好玩
B是个家庭主妇,希望自己的车能安全、舒适、空间大
C是个零售店主,经常拉货,所以希望自己的车解释耐用
D是个上班族,希望停车方便、省油
E是个农民,希望能够结实耐用动力强劲
F..
G...
还有很多小众的用户需求
如果把ABCDEFG每个人的需求都集中在一辆车上来实现的话,那就会出现一辆四不像的车。
满足所有的需求其实就等于所有的需求都没有满足。大家是否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春节联欢晚会”,当年80年代大家的需求同质化,需求比较接近,随便搞搞就能让大家都满足了,现在大家的需求多样化了,一台春晚已经满足不了所有用户的需求了,但是导演们又承担了很大的政治任务,必须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于是...大家就都不怎么看春晚了。
好在我们互联网没啥政治使命,只要满足用户需求就好了,有需求的用户那么多,我只能满足几个,服务好这几个就够一家公司活的不错了。
所以,汽车那个例子正确的做法是将他们的需求最大程度的整合,比如说,假设(仅仅是假设哈)农民的需求可能和零售店主的需求相近,都是多拉快跑,就把两个角色合并,同样家庭主妇和上班族的需求差别也不大,所以设计两种辆不同的车就能满足这两类需求差异比较大的用户了,其余特别小众的需求满足不了就算了。
实体产品最好是一个产品承载了很多功能,因为实体有成本,批量制造成本低,但是互联网没这个限制,反正都是代码,成本就是人力和服务器。
所以说嘛,创建一个满足广大用户群的产品时,逻辑上是是产品功能尽可能的广泛,以容纳更多的用户,然而这种逻辑是错误的,成功容纳大量用户的最好方式是为具有特定需求的特定个体类型设计。
再来辨析几个问题:
一、用户角色模型是一个人吗?
不,它是融合了相近同类用户需求的一个代表,是一大类需求相近的用户代表,之所会做成具体某个人的形式是因为这样更生动,更容易在公司里边作为问题讨论的承载体。
二、相同产品能有多少个用户模型?
一般有个3-5个用户模型就差不多了,如果太多了说明产品功能过于臃肿,需要简化了
三、各个用户模型之间靠什么来区分?
行为变量,比如使用经验
前几天我们做过“文件传输助手”这个作业,当时根据同学们在“同类产品经验”这个行为变量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主要用数据线来传的,一种是主要用好友文件传输来传的,一种是主要用云存储方式来传的,但是还是基本上还比较接近。如果是一位60岁的阿姨(现在老年人用微信的很多的哦),这个用户在使用经验上跟我们同学就差的太远了,所以如果做用户角色就要单独分出来。
四、通常这一部分的工作由谁来做
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参与---要针对可用性的问题和用户目标的确认
五、怎么来做
定性和定量,定性有访谈啊、焦点小组啊...
定量有问卷调查啊、网站日志分析啊...
做用户角色模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赢在用户》《交互设计精髓》这本书。
如果有问题的话那么问题通常出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一定要具体到有名有姓的用户;
二、行为变量的描述要基于用户客观的行为事实,尽量不要描述观点和主观感受另外,一般不同的用户使用产品的目标就不一样,其次是行为不一样或是行为相同但是程度不一样,进而导致有可能使用的产品功能模块不一样。
设计产品的时候,有的是公共模块,比如微信的聊天界面,别管是跟公众号还是好友,都是聊天的功能模块,所以即使不同的用户模型用的功能也是一样的;但是有的功能模块就是为专门的用户角色模型来用的的,比如说微信支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