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晋瑜,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409千字。
该书作者舒晋瑜1999年至今一直是《中华读书报》的记者,现任总编助理。本书是她对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以及评委的采访对话录。茅奖1982年设立,迄今九届,参评作品跨越近40年(1977-2014),获奖作品41部,获奖作家40位(张洁两次获奖),其中有9位已去世。本书采访的作家有31位,其中包括于2016年去世的陈忠实。健在的作家中,只有古华和张洁两位作家未列其中(好奇,不知为何)。评委访谈有9篇。
这本对话录可以说是通过对话完成的作家文学人生的口述实录,不拘泥于作家的获奖作品,几乎涵盖作家从写作之初开始,对个人而言具有特别意义的所有作品,怎么想的、怎么写的、作品的发表、发表之后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等,基本上就是一个作家的个人成长路。作家的文学观、创作理念、写作习惯等也在自然对话中次第呈现。看似随意,实际上在采访者那里一定是结构性的,好的采访者善于在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时,把结构性的问题化为各种“聊”,采访对象就在舒服宽松的氛围中非常自然地呈现自我。
拿什么聊呢?舒晋瑜很多时候是跟作家聊作品,不是泛泛地聊,而是提出不同时期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或某个情节,说自己的感觉或者疑问——这一招厉害!能出此招的人厉害!只有真正细读过文本的人,才有底气对着作者聊文本,也只有作者本人,才能对自己码出来的字有足够的记忆和敏感。所以这样一聊,往往就聊出了文字背后的作家的真实,TA的初心决心、TA的构想理念、TA的结构把控、TA的语言铺陈,TA如何走进文学世界,如何架构一部作品,还想往哪里去。。。看得出,舒晋瑜几乎是通读了每一位所采访作家的所有作品,这得是多大的阅读量,这得有多少年与作家与作品的长期接触,才能做到这种基于文本的高级闲聊。
一本书看下来,笔者对茅奖作品有了一些基本认识:时间跨度大,反映时代及其变迁,反映民族(族群)的生活世界,歌颂人性中的真善美(评委雷达有更准确的表述,见该书136页)。茅奖作家很多都提到要写“大”书的宏愿,为时代中的那些“正在消失”和“不能忘却”而书写,甚至是抢救性书写。大人物,小人物,村庄,河流,树木,都值得书写。舒晋瑜选取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建立了一份具体详实的档案,这份档案联结了作品、作家与读者,翻阅这份档案,可以看见由文学语言构筑并映照出的历史与现实。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读书》七月号的一篇“短长书”《为“茅奖”立传》(陈占敏)。《读书》好看,因为《读书》而读的好看的书,不多。
【作家语录】
凌力:创作是在合成。。。而评论是在解析。(页52)
霍达:所有的作家都是在写自己。。。作家无所不能。(页77)
阿来:每一本作品的创作,都是旅行、读书、写作很好地扭在一起,这个过程很享受。。。写作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想象,写作过程中你就知道了。(页169)
贾平凹:文学本身就是记忆的东西,你完全表现的是你记忆中的生活,生活则是关系,你就得写出这种关系。。。要把关系表现得完整、形象、生动,就需要细节。(页290)
迟子建:如果说素材是柴火的话,当你准备了高高一摞柴火后,最希望找到火种点燃它。这个火种就是形式。找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我来说是着力最多的。(页305)
麦家: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最大的功利心。。。生活中不乏假丑恶大行其道,但写作时我们还是要跟这些斗争一下,真善美必须压倒假丑恶。这没什么可商量的。(页333)
张炜:小说向外交付的永远是个人的心灵酿造。(页347)
毕飞宇:经验的重要性不在经验本身,而在于经验的整合。(页395)
刘震云:书读完了,真正的读书才刚刚开始。这是读书的比较好的境界。(页410)。。。小说的话,还是写人,写人的复杂性,包括灵魂的复杂性,写的不是社会层面的黑暗。(页420)
格非:故事是和解的,小说是不和解的,是写困惑的。小说家要提供另外的智慧和价值。(页433)
李佩甫:文学不可能成为时代生活的药方。文学只有认知和发现的功能。文学只能写出一个时代精神语言的方向及高度。(页473)
苏童:一个有野心的作家要尽量长出第三只手——利用你拥有的生活信息创造第三只手。如果有能力写自己不擅长的,才是好作家。(页498)
附表:根据该书整理的历届茅奖作家与作品
简读19-《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简读19-《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简读19-《深度对话“茅奖”作家》2018-08-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