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岭南第一名园

岭南第一名园

作者: 涛声依旧14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22:42 被阅读0次
    岭南第一名园

    人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殊不知桂林之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亦值得游览一番,史家留笔。然每与人交流,皆言只知漓江、阳朔、象鼻山,不知灵川江头村古村落,大圩古镇,李宗仁故居,更不提雁山园。

    吾亦如是,一直都知道学校附近的雁山园号称“岭南第一名园”,却不曾得空去游走,直至参加了工作,稍有空闲,终于得偿所愿,得以一游雁山园。

    雁山园,始建于公元1869年,是晚清广西桂林士绅唐岳的私人园林,名为“雁山别墅”。公元1911年,清代两广总督岑春煊以纹银4万两买下此园,更名“雁山公园”。

    金秋时节,日暮时分,独自一人,畅游雁山园。

    走进雁山园,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白底乌檐屏风,上书“雁山园 岭南第一名园”。屏风前种花草,后靠翠树,字体苍劲有力,只此屏风在落日熔金的映照下,尽显岭南第一名园的端庄与大气,足以一窥雁山园的底蕴与底气。

    桂林佳境,一园看尽

    往左走是一道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小径两边低,中间凸起,状似龙鳞,是故这条小道被称为“龙道”,是中国传统园林仅存的龙脊古径。古人造园,素以龙脊古径寓意平步青云,一举夺魁。此龙脊古径又被称为“阳龙道”,意为涵养阳气。当时唐岳修建此园,风水大师见园内相思河神龙见首不见尾,呈游龙之相,属性为阴,建议唐岳修筑阳龙道,涵养阳气,与相思河游龙相辅相成,以期达到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效果。

    龙道旁边就是相思河,又称青罗溪。此河发源自方钟山山脚,宛如一条细软轻柔的青罗带,向北飘然而去。此河怪石天成,绿荫丛生,两岸桂柳千姿百态,形态不一,屈曲开河有变,河水清冽澄碧,游鱼可数,其间一道石拱桥跨水而过,倒影如环。此河又称“飞来河”,它在方钟山山脚下出现,至乳钟山西麓突然消失,四周墙无缺口,路无涵洞,河流却不知去向,仅余200多米河段镶嵌在园中,可谓来无源,去无踪,当地民谣唱到:“一段仙河落园中,路绕围墙无处通。终年四季常流水,来无源头去无踪。”

    岭南第一名园

    站在乳钟山西麓,龙道与相思河的交汇处,眼前澄净透彻的潭水便是飞来河消失之所,此潭名为“沉鱼潭”,此潭集园中碧云湖、飞来河之水,成漏斗状于此处沉入地下消失不见,水深37米,又于十几米外的良丰下村浮出地面,重见天日。每每游鱼聚于潭中,便因旋而沉,故名“沉鱼”,又名“鱼不忍去”,是因为鱼儿知道此处是个险地,还是人们怜惜鱼儿,劝告鱼儿莫到此处呢?所谓“落雁”,则是从对面细看潭影,可以清晰地看到园外“雁落平沙”景致的倒影,这就是“沉鱼落雁潭”的由来。时近日暮,余晖斜照在墨绿的潭水之上,渲染成一片金黄,偶有蜻蜓点水,碎做一潭金子,晃得头晕目眩。若是中午时分,天气晴好,潭边古树低头,飞鸟掠过它的影,想必必有几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之意境。

    沿着潭边龙道继续往前走,突见眼前开阔,这就是真正的湖—碧云湖。碧云湖又名“鸳鸯湖”,湖以山石为岸,湖畔柳条轻垂,微风掠过,似女子头前的发饰。湖内浮叶连连,其间点缀着些许细小的睡莲,或大家闺秀,昂首挺胸,丝毫不惧抛头露面,或小家碧玉,含苞待放,未语先羞。湖正中有二层局部三层的大水阁,因其形状若舟,故名“碧云湖舫”,有跨水长廊与之相通,走过曲水长廊,登上碧云湖舫,但见四周绿树成荫,垂柳丝丝,湖中睡莲朵朵,画舟翩翩,翠峰倒影,美不胜收。

    走过碧云水榭,便遇见了雁山园四宝中最为出名的相思豆—红豆。雁山园四宝,即方竹、绿萼、丹桂和红豆。曾有一部国产动漫剧《相思》刷爆各大网络平台,它以清代嘉定名士王初桐和六娘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用短短十分钟,倾尽一生,好评不断。一个是寒门穷酸秀才,一个是名流千金小姐,童年时,小秀才敲开小姑娘的门,神秘兮兮地说:“给你看个好东西!”摊开手心来,是一颗红豆,颗粒饱满,色泽光滑。小姑娘却不屑一顾,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小秀才脸色微红,嗫嚅着说:“这可是王维诗里的红豆!”“哦!那你会背吗?”小姑娘斜也着看着他。小秀才当即一本正经地背起了王维的《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看着小姑娘认真的眼神,小秀才身子转了又转,依旧说不出口的是那三个字“最相思”。红豆相思苦,是故相思豆。雁山园的红豆与别处的不同,它需三年才结子,数量不多,且比一般的红豆要大,寓意感情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方才会更加香醇可口,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人,莫要空待好时光。

    千年古樟树是园中一大奇景,树高百丈,树干高大粗壮,枝繁叶茂,大有遮天蔽日之势。古樟已有1600余年历史,自树腰处分为七枝,形如北斗七星,又如元宝佛手,大有“天下元宝进佛手”的传说。古樟树是与阳朔大榕树相提并论的神树,相传,阳朔大榕树为女性神树,雁山古樟树为男性神树,关于此树还有一个传说,树分七枝,预示着桂林将会出现七个状元,果真桂林历史上就出了七个状元,不多不少。当地歌谣曰:“先有七头樟,后有雁山园。”又传园主选择此地建园,是看中了七头樟能保佑他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古樟旁是状元鼓,相传只要虔心敲响状元鼓三下,古樟就会保佑他高中状元。状元鼓上有一牌匾,上书几字,少有人懂,却是一语道出了雁山园的遗憾—不来晓得错。正是!不来晓得错。

    一座雁山园,半部近代史

    在这300亩的园子里,桂林山之秀,水之丽,洞之奇,树之异,皆可探访,可谓桂林山水的缩影,有“桂林佳境,一园看尽”之美誉。雁山园不仅园林风光秀丽,其人文底蕴之深厚,大有“一座雁山园,半部近代史”之势。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唐家开始修造雁山园林别墅,历经四年落成。据《临桂县志》记载:“岳既建别墅,冠盖云集,宴会演戏无度日”且“声势煊赫,雄视一方。”后53岁的唐岳被朝廷征调,客死异乡,唐氏家族就此中落。1911年,后世子孙以纹银4万两卖给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因其为广西西林人,又称“西林园”。后岑春煊将园子捐给了李宗仁统治下的广西省政府,更名为“雁山公园”。自此这座占地300亩的岭南园林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文人学者,军事政要,他们或在雁山园居住、徘徊,著书立说,潜心钻研,或以雁山园为起点,挥师北伐,建功立业。

    1921年11月15日,时任中国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离开梧州,21日抵昭平,27日达平乐,29日经阳朔,12月2日晚同李烈钧抵达良丰,入驻作为联军俱乐部的岑氏大花园。3日,桂林军政商学界代表在良丰岑氏大花园开欢迎会,孙中山发表演讲:“今日兴师北伐,最为时不可失。”岑氏大花园即今雁山园。这就是孙中山的“北伐演讲”,彰显了孙中山荡平军阀、一统中国的决心与毅力。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园子可称得上是广西近代教育的发源地,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农学院均曾在此建校办学,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学者如马君武、陈寅恪、李四光、柳亚子等到校任教,一时之间,雁山园满园生辉。

    1936年10月,广西大学及文法学院随广西省政府迁设桂林雁山园,自此开启了广西大学的桂林时期。1939年,广西大学升格为国立广西大学,著名学者马君武先生应邀第三次出任校长。此时随着桂林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城,文人学者云集。马君武借此机会聘请大批学者到西大任教,一时间,广西大学俊彦云集,成为当时中国的著名大学之一。

    1940年8月1日,马君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于雁山园,享年60岁。此时据马君武先生第三次担任广西大学校长不足一年。蒋介石发来唁信:“惊闻马君武先生遽捐馆舍,无恁怆悼。先生耆贤,文化先驱,未睹中兴,突殒下寿,感教泽之在人,定流传与久远。”周恩来为马君武先生送来挽词:“一代宗师”。马君武先生就长眠在雁落平沙景观的主峰之上,与雁山园遥遥相对,守望着园中物,园中事。可惜校已南迁,园已败落,空余相思江神龙见首不见尾。

    除孙中山、马君武外,陈寅恪、李四光、王力、杨东莼、胡适、徐悲鸿、齐白石等众多当代名人都曾在此讲学,潜心研究。相思树旁有一红豆小馆,是中国最有学问的学者陈寅恪来园居住之所,并留下了大量诗文。陈寅恪在此潜心研究隋唐史,梁漱溟在此写下了《人心与人性》,胡适曾到此游览,留下了“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上相思洞。三年结子不嫌迟,一夜相思叫人瘦。”的诗句。

    人文荟萃地,星汉灿烂园。

    哪怕烽火连天,枪林弹雨,雁山园依旧自成一脉,冷眼旁观,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文人学者织就了一个灵魂的栖息地。

    岭南第一名园

    桂林山水中的江南园林,江南园林中的桂林山水。这座曾辉煌一时的雁山园如今默不作声地沉寂着,落寞着,安静守在雁山不起眼的角落里,看那世事纷繁,人情往来。我想雁山园是不会在意的。正如园中对联所言:

    花飘零、叶飘零、人情也飘零,

    山沉浮、水沉浮、光阴也沉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岭南第一名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fl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