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33338/a8cada80a805623f.jpg)
2008年那个夏天,我18岁,心残志坚。和枯燥的理化生打了2年别扭交道的我,终于被高考这把筛子毫不留情地筛出了211和985之外。从此为我黯淡而彷徨的大学4年成功打下基础。
我的母校是东北一所工科学校。至少我们校区所有专业全是理工科。对于我这样数理化完全不感冒的另类狗该如何在这样一所学校正常生存下去已经成了大问题。好多人问我,云南辣么好,干嘛跑来东北找虐?
咳咳,事情从高中毕业时说起,曾经在萌芽杂志中读到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一座叫晚杨的北方小城。文章中写到,晚杨有笔直的杨树,人的一生不过是杨树林中的一片落日。这片文章让我对北方充满了向往,于是我一路北上。
相遇长春,相遇工大。虽然它毁了我对象牙塔的所有幻想。虽然现在想起它都是生物楼刺鼻的化学药品味。但我终究还是爱它的。母校就是你自己可以吐槽100次却不允许别人骂1次的地方。
至今我还能依稀看到大学物理课堂上那个双眼豪无生机的我,还依稀记得电工电子,单片机课堂枯燥到想把书本撕掉扔出窗外的我,还记得上马克思主义课程都觉得是恩赐的我,一不小心马克思就考了97分,最奇葩的事情是我的毕业论文竟然拿了优秀,答辩分数竟然是全专业最高分,我后来想也许是念ppt的功底比较强吧。当时论文课题是金银花润喉果冻的研制。无数次实验下来,都以失败告终。果冻颜色都是黑绿色。突然有一天,一拍脑门,往实验锅里倒了少许果粒橙,那次之后,所有的果冻都是晶莹剔透,色泽美好。就酱紫,实验成功了。充满戏剧性的给大学画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句号。
由于没有办法与这些和文字无关的无趣的课程好好相处,所以和几个热爱文字的校友搞了个文学社,那时候正值失恋期,被一个喜欢了2年的男同学,在交往大约20天左右甩掉了。也许是没有失过恋,也许是长春那鬼天气衬托的,竟陷入无尽的悲伤之中,也看不到希望,于是乎,全靠写文字来发泄。在宿舍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抹眼泪,一边构思着写出含情脉脉地文字挽回这段感情,一边yy自己逆袭成功成了一名名牌大学研究僧。那些年,我偏执,脆弱,看不到方向。
长春的冬天如约而至,窗外是大雪。一片灰蒙蒙,一个小姑娘,颜值不出众,学习不出众,在学校也没有混个一官半职,处境确实蛮艰难的。靠啥支撑呢?只有文字
所以,最艰难的那些年或许是文字一直陪着我,不离不弃。任我写,任我歇斯底里,陪着我从受伤到复原,再受伤再复原。所以,文字待我不薄,这辈子,我又怎能抛弃它呢?虽然,至今作品尚无。
原谅我都快30的人了却依旧放荡不羁爱文字,虽然写出的语句还是木讷,创意还是老套甚至酸涩,作品善无,一直没有一句打动自己的文案,但是,因为热爱,所以愿意被淹没,愿意卑微地去追逐。
一直坚信一个朋友说过的话:所有的爆发力只不过是兴趣和专注的野蛮生长。所以,我开始记录我的故事,用生涩的文字去表达过往。工作方向也一步步靠近内容领域,收获的新生。有时候,常常害怕自己老去却没有留下什么,所以,人生还是需要留下点什么的,对不对?当我老去的时候,除了照片,还有这堆文字可以帮助我回忆。
感谢文字保护我的那些年,我的2018年虽然也很丧,但是我内心很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