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讲预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问题与思考:

第一讲预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问题与思考:

作者: 路漫路漫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11:17 被阅读0次

    1. 苏霍姆林斯基一方面说“为了帮助儿童克服这种毛病,教师在课上和课后都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一方面又批评“教师认为儿童跟不上是由于不用心、不刻苦、懒惰,因此就在课上和课后尽量的加重这些学生的负担,并且叫他们留下来补课”这种现象,你认为矛盾吗?区别在哪里?

    答:第一种情况是在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学生之所以跟不上班级,是因为他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读不懂题目的意思,不理解词语、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老师掌握了这样的情况,知道孩子学习跟不上的根源,就为他降低作业的难度、降低评分标准,在课堂上给予个别对待,课后持续关注他的作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鼓励他。相信孩子的力量,不责备他笨、懒惰、不用心、不刻苦,在精神上支持他,肯定和表扬他每一次微小的进步。相信孩子一定会达到他所追求的目标。

        第二种情况,是老师不了解学生学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就轻率地把原因归结于孩子不用心、不刻苦、懒惰、抄袭别人作业等。老师不信任学生,觉得只有让他留下来补课,给他加作业,用这样的方式来加重他的负担,让他受到惩罚,这样,以后他就能够用心学习了,他就能刻苦努力了。显然这是不可能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的,他会更加痛恨学习、痛恨知识、怨恨老师。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变得麻木不仁。

      彼佳的案例告诉我们,孩子自尊心最重要的源泉是老师的信任、理解、鼓励和帮助。

    2. 难道不应该给学习差的孩子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吗?难道这不正是“个别对待”吗?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中,苏霍姆林斯基又赞扬一个老师——雷萨克。这两位老师都采取了个别对待,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是啊,我也经常给学习差的孩子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样能够让他感觉到被关注,能够回答上来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成就感啊。

    但是雷萨克老师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大家都在解决适合自己的题目,不管什么程度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脑力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即便是学习最差的同学也不是停滞不动的。“教室里充满着师生间相互体谅的气氛,一种智力受到鼓舞的精神,每一个人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的。”这种个别对待才真正对学生有帮助。

    专业帮扶、克服困难才是个别对待获取成功的根本途径。如果对学困生只提简单的问题,就剥夺了学生克服困难、获取成就的机会,也是对其能力的不信任,原因是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把这句话变成我们的信念、信仰,变成我们的本能。信任孩子生命的无限潜能,它只是可能性,是应然而不是实然。要想变成实然,只有高期待还不够,还要有具体的专业帮扶,即“细跟进”。教育这件事,只静待花开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给予它阳光、雨露、施肥、浇水等等。所以,“高期待”的同时,一定要“细跟进”,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或不断创造成功的预感,并确保最后的成功)。高期待与细跟进,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3.“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培养掌握知识的持之以恒的愿望的最重要任务。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你认为,为什么要创造“成功的预感”?如何创造成功的预感?

    答:创造成功的预感,让学习困难的孩子通过克服苦难、获得成功,困难越大,成就感就越大,自信心就越强,学生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此,学生将进入一个良性的教育学循环。

    要创造成功的预感,就是给孩子制定适合他的学习目标,不逼着他做他根本做不到的事。降低要求、降低难度、降低评分标准,给孩子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给他充分的时间做足准备,在他困难时帮助他,让学生知道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战胜一个个小困难,都可以学得更好。

    理解、信任、帮助、鼓励、等待,我们终会迎来那豁然开朗的光彩时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讲预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问题与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gq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