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理解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掌握的6个维度

如何理解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掌握的6个维度

作者: 张华murphy | 来源:发表于2018-04-09 20:44 被阅读0次

    来访者为什么来求助?

    很多来访者来做心理咨询是因为在其生活的环境中不被理解,害怕被评价、或不敢表达,担心有不良后果,以及由于这些不安带来的生活或情绪上的压力和焦虑,他们最终选择专业求助。

    如果你问任何一位咨询师,如何与来访者建立关系,开展工作?他们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充分理解来访者,理解是有效咨询的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理解来访者,到底需要理解什么呢?

    资源优势取向为咨询师理解来访者提供了6个维度。

    维度一:理解来访者这个“

    如果一个人的反应定势是以“心理疾病”的建构系统来看这个世界,那他将会建构出一个充满问题与心理异常的世界。——Ivey

    与躯体疾病的治疗不同的是,如果咨询师不理解来访者这个人,就很难对他的“病”进行治疗,会出现只见病不见人的情况。那么如何理解来访者这个人呢,避免出现贴标签,见病不见人呢?

    从资源优势取向的视角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来访者是一个全个体,大于其“问题”的部分;

    来访者是一个关系中的个体,Ta是许多别人关系中的一员,Ta的心理健康与他人分不开;

    来访者是一个环境中的个体,大多来访者个人的经历是“环境”造成的;

    来访者是一个可信任的个体,完全值得我们尊敬、接纳和信任的;

    来访者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成年的来访者是有能力在行为上“解决”自己问题的(终究一个人也只能够由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心理力量和空间)。

    维度二:理解来访者的“症状

    来访者的症状是什么?是疾病?外因?内因?还是 ……?

    咨询师必须形成一个看待来访者“症状”的整体观念,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那么,如何理解来访者的症状,他们的症状在表达什么呢?

    从资源优势取向的视角来看:

    来访者的“症状”是Ta的痛的表达,不是病;

    是Ta在痛的深处的心理需求的暗示;

    “症状”反映Ta已付出的努力;

    “症状”指示发掘Ta的资源的通道。

    来访者出现问题或“症状”的可能原因有:

    生活情境中出现了什么影响来访者发展、成长的事件(过去或现在)?

    来访者的价值观、文化及支持系统怎样影响了Ta处理这些事件的方法?

    Ta的努力结果怎样?

    Ta有什么心理需求?

    这些需求反映了什么积极性的追求?

    维度三:理解来访者的“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有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

    和生理上的痛道理一样,心理或精神上的“痛”也是如此。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弗兰克认为来访者的心理障碍都有一个共同痛苦来源,他称之为“心力委顿”。

    心力委顿的典型表现形式为对自己丧失信心,不仅感到失去了对外在环境的控制能力,也失去了对自身情感和思维的控制能力;其主导心境通常是焦虑和抑郁。

    正如生理上的痛是在表达身体某各部位不舒服,心理或精神上的痛是在表达什么呢?

    从资源优势取向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来访者的“痛”:

    理解Ta的“痛”是什么?

    理解Ta对“痛”的表达,为什么要以“症状”的方式“诉说”痛?

    理解Ta对“痛”的“珍惜”和“接纳”。

    理解Ta为处理其痛而付出的“努力”。

    维度四:理解来访者“阻抗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一类来访者,他们好像有意无意地想“留在病中”,而对咨询表现出一种矛盾态度。

    Ta一方面由于现实的痛苦和环境压力,总体上表现的积极求治,像要努力摆脱疾病的折磨;但另一方面,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又时时显得消极回避。

    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叫“阻抗”,并认为精神分析工作中最艰苦的是克服阻抗,这也是治疗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与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不同的是,资源优势取向的咨询师认为:没有来访者的阻抗,只有咨询师的阻抗

    由于咨询师缺乏共感共情、缺乏无条件支持接纳或表达不当、缺乏对其来访者体验的证实和认同、缺乏对其有影响的情境的认识,导致咨询师不理解来访者、不能让来访者感到安全、不能得到来访者的信任、不能让来访者感到“正常”。

    维度五:理解来访者的需要

    很多来访者,他们面临现实的困难,迫切的想要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再地表达,我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看似迫切的需求,真的是来访者真正的需要吗?

    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作为咨询师也需要考虑,来访者来到咨询室,Ta到底需要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能有的咨询师会说,来访者两个都需要,那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哪个更重要?哪个是来访者的真正需求?另外,谁是来访者问题的解决者或解决方法的执行者?

    资源优势取向的咨询师认为,相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访者更需要的是:心理动力 (motivation)、心理信心 (confidence)、心理力量 (strength and power)、心理空间和自由 (space and freedom)。

    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来访者发现Ta的资源/优势,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帮助后多大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优势。

    维度六:理解来访者的资源和优势

    假设情形一:

    —我这有问题,那有问题,这没做好,那没做好。

    —是的,我需要改正。

    假设情形二:

    —我有这个优点,那个资源;我这里做得好,那里有进步;

    —是的,我需要继续进步。

    这两个情形,来访者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哪个情形对来访者有益呢?

    资源优势取向的咨询师认为:追求最佳的咨询效果,其最有效、最安全的途径是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积极因素为主导,以资源、优势为取向。

    咨询师要做的就是看到来访者这个完整的人,有症状,有痛,有需要,也有资源优势和力量。阻抗不仅仅是痛的症状,还是资源和优势力量不能发挥出来的表现。理解症状,疏通阻抗,就能够让来访者的优势和资源的力量发挥出来,流动起来,体验到自己心底对所存的积极性的向往,激发内在价值感,提高改变的动力。

     为此,咨询师需要:学习并刻意练习交流沟通技能,理解来访者;真诚、积极深度同感和无条件支持接纳,证实并认同来访者的经历并让来访者觉得自己的体验反映自己的某些积极素质;帮助Ta看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建立达到目标的希望,培养积极地情感,体验到自己心底对所存的积极性的向往,激发来访者的内在价值感,提高改变的动力。

    正如美国堪萨斯大学段昌明教授所言:“咨询师可以给予来访者的最好的东西是帮助来访者体验到一个健康的关系和发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附注:文章内容根据段昌明教授2017年10月在武汉举办的《资源优势取向心理咨询实务工作坊》的授课内容进行整理,并参考了江光荣教授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2版)》一书,特此感谢!

    作者简介:张华,心理咨询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硕士,从事心理咨询4年,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经验共计300多小时。擅长领域:恋爱婚姻辅导、家庭教育、人际冲突与人际孤独,理性决策、梦的咨询等。

    文章首发于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dfmjxl),如预转载,请与此公众号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掌握的6个维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kw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