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咨询人员,我们在辅导企业时,一般都要先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因为从架构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现状、目标规划,以及老板的想法和意图。
一般情况下,组织架构的样式大约分为金字塔型六大类,以及扁平式四大类(请参阅笔者关于组织架构的文章)。
经常会有人向我咨询一些关于架构设计的问题,而且多数是从技术设计层面来咨询,但很少有人涉及到本质。
好比薪酬设计,其形式是薪酬结构的设计,以及一些数字和比例的游戏。
但薪酬设计的本源和内核,是一个心理游戏,达到员工的心理预期及满足感,哪怕违背了薪酬设计技术原则,其实这种薪酬也是成功的。(请参阅笔者薪酬设计及心理学相关文章)
所以,组织架构也是一样的,我们要了解架构设计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其设计形式和结构只是辅助,而不是必须。
一、组织架构要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
企业的目标规划通过组织架构来体现,这是比较常用的设计技术。比如:公司计划开设分子公司,虽然目前还没有成立,但在组织架构上可以体现出来。
对一些有想法的员工,架构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而对于公司管理人员,则时刻提醒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和方向。
所以,公司一般至少要有两套的组织架构图,一份是公司当下现状的组织架构图,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份是公司未来的组织架构图,体现的是公司的规划目标。
二、组织架构要利于实现老板的意图:
其实,公司的目标规划,往往就是老板意图和梦想的体现,但老板的意图往往不仅仅是目标规划。
比如:有公司将采购部放在财务部下面,单纯从技术层面,这样设计是不合理的,然而,因为财务负责人是老板娘,将采购部放到财务部进行管理,反而更加有利。
那么问题是:这样设计对吗?
从理论角度,从设计技术层面,这样设计是有瑕疵的,但从实操层面,却是实用的,也是合理的。
再比如:从技术层面,财务部应该直属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并列的岗位,因为财务部有管钱、核算、审计的职能,而总经理很多时候是花钱的人员,也属于核算、审计对象。
然后,中国的很多企业并没有实现职业化,总经理往往就是股东,所以我们常见财务部隶属于总经理这种组织架构,难道不合理吗?
答案是明显的,这样设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架构的设计要利于实现老板的意图。
三、组织架构要利于控制风险:
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指标。
同样以上面的案例进行说明:
如果财务部的负责人不是老板娘,不是亲信人员,把采购部放在财务部下面,就会存在较大的风险。
因为采购部是花钱部门,而财务部是管钱部门、核算部门、审核部门,从职能设计上,就应该把两者分开。
想起了一个故事,老板的表妹是出纳,表妹的男朋友是销售经理,销售经理想创业,于是动员表妹“借用”公司的资金,在亲情和爱情方面,女人往往选择了爱情。
于是,60万被挪用了,销售经理创业失败了,钱还不回来。表妹找到会计,把一把剪刀放在会计前面,说:“姐,要么你用剪刀捅死我,要么你也挪用60万吧。”
于是,会计也挪用了60万,两人共挪用了120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风险控制方面,不是依赖情感来控制,而更多地是将机制设计得更加科学。
所谓,好的机制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传统型的企业,花一分钱可能都需要老板亲自审核,就是为了避免风险。
那么问题又来了:财务审批权是否可以授权?
四、组织架构要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回答上面的问题:可以授权,但要进行风险评估。
很多时候,风险管控与提高效率有一定的矛盾性。
假设:1000张报销单,需要主管、经理、总监、副总、总经理,等多人签字。
其他人姑且不说,单纯总经理花在签字方面的时间,可以大约计算一下:一份大约需要看5分钟,1000份就是5000分钟,相当于83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大约10.4天。
而这1000张报销单中,按照“二八法则”,20%的票据,其报销额度占到80%,而80%的票据,其报销额度仅占20%。
假设将这80%的票据授权给下属签字审批,可以解放老板8.3天的时间。
那么风险到底有多大呢?
是不是这20%的报销金额都会有风险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都有风险,意味着从报销人到审批人,都是坏蛋。
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坏蛋,如果机制再设计科学一点,也可以避免这些人成为坏蛋。
即使如此,也难免有风险,因为授权可能造成的损失大约为10-20%,授权额度为20%,损失相当于总报销额度的2-4%。
这里面要评估的是,老板8.3天的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与财富是小于这个损失,还是远远超过这个损失呢?而且,这仅仅是老板一个人,那么总监、经理的时间和精力呢?他们创造的财富呢?
另外,我们很多公司的财务人员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职能,绝大多数的中小民企,甚至有不少大企业,财务人员仅仅是管钱、做账、报税。然而,财务是有核算、审计职能的。
也就是如果报销单出现问题,财务本身也是可以拒绝的,哪怕老板签字了,也可以提出置疑,而不是盲目执行。
可我在辅导客户的实践中,多数老板不一定知道如何评估,而且多数会选择集权,而不是放权、分权。
集权的结果就是风险降低了,但是管理的效率却是下滑的,并且非常不利于经历决策的时效性。
再举例:为什么阿米巴的理念大家很认可,却很多老板不敢作为?
阿米巴在具体操作方面,要求分权、自主经营、自负赢亏,每个小集体、小团队的负责人,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光这一条,很多老板就有较大的顾虑。
我经常与客户说:可能,我们中国的老板比较缺少安全感。
然而,当下社会,分权、小集体自治的方式,已经成为大趋势,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特别是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应对速度,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大家的参与感、积极性。
即使有这个效果,很多老板依然会选择管控风险,担心出事,害怕变革。
再举例:很多机构导入了阿米巴,多数运用的是平台型组织,即总部控制了很多部门,为一线的小集体、小团队做服务、做保障、做支持(请参阅笔者关于组织架构方面的文章。)
这里面也是要做一个评估,这些支持部门是放在总部更合理,还是分到一个一个的小团队更高效?
当然,这实际上是要看时机、看情况的,但多数机构一般都会选择放在总部统一管理这些支持部门,即所谓的“平台型组织”。(如:华为的“铁三角”模式,韩都衣舍的产品小组形式,等等。)
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即使有些公司选择了阿米巴,在风险管控方面,也是小心的、谨慎的。
但是,从组织架构的目的性而言,提高了管理效率,利于经营的结果,利于公司的发展。
我们在效率和风险之间,最好是两者兼顾,如果不能兼顾,可能选择效率,会更有利一些,除非风险是致命的。
当然,在具体设计架构时,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哪怕同一个咨询公司出来的人,可能设计得也不一样。
而且,具体实操时,要与企业的现状结合的非常紧密,有些实操技巧,可能在书上根本都找不到。
有兴趣的人,可以提一些具体实例,我们一起来探讨。
欢迎大家提出疑问并且探讨交流,感谢评论、转发,作者:黄志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