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很喜欢自诩为文艺青年。也会做一切文艺青年爱做的事情。比如写诗、读大冰、看罗胖、逛书店、参加读书会等等。
会觉得文艺气息是一种很虚很飘渺的但庆幸自己会有的东西。在时间与空间那最真实的界碑前,我已不敢代表什么。
但会热爱冒险,做一些代价高昂的梦,写一些如原石般尚经不起雕琢的文字,写下我那么爱和费尽思量的世界,以及身体曾经的去处和精神溢出的边界。
文艺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但文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得好,大概文艺这个词儿以及这个界定是对自我真性情的保护与亲近。
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调侃,生与死都可以调侃,唯独美好不能,文艺的人往往对美好的事物更容易热泪盈眶,而这份对万事万物热泪盈眶的能力同样值得珍视。
人生的意义之一,便在于对美的感受与创造。笑容指引我们的生命,眼泪也一样。喜欢那些真诚的欢笑,也喜欢那些无可言喻的、被暂时遗忘的、永恒的欢愉与悲伤。
我确信这样的人生值得一活,可以无限接近诗句,无限接近向美的皈依。人生不止有吃喝拉撒睡与搬砖,人生还要有诗歌与音乐,大海与山川。
在去上瑜伽课的路上,寒冬的街头,耳机里继续听半山那文艺气质浓郁的文字。耳机果然是自己的避难所,还是很厚重的那一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968/ce2dfa86f3a54bbc.jpg)
在喧嚣的世界中,耳机成为我灵魂的避难所。沉浸在厚重的音符或者字符里,隔绝外界的干扰,感受每一个声音的温度。这是属于我的宁静时光,让心灵自由徜徉。
半山的散文有种情绪稳定得美。哪怕是很普通的AI男声,听起来都有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快感。都想要去看看蚂蚁搬家,听听风在说话。
半山在书里说,该什么年龄过什么样的生活,别嫌自己平庸,别嫌自己不成熟,别嫌自己没沉浮,别嫌自己不够得体。
有段时间被各种人与事纠缠,喜欢忧郁、冰冷、悲观的气质,觉得那样才真实。半山却在书里对我说,保持愉悦是种能力,无论如何都能愉悦,是很大的本事。
《百年孤独》中的一句话,“世界上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谈论的话题无外乎三个:拐弯抹角的炫耀自己、添油加醋的贬低别人、相互窥探的搬弄是非。”
所以要多看大自然,少与人纠缠,人群聚集的地方,包括微信聚集的地方,都存在太多的是是非非。每一个活到中年的人,不一定都是活出了当下意义的人,但是希望自己是幸存的那一个。
依然每一天被生活裹挟着向前。早上喊醒我的是闹钟而不是梦想。晚上让自己睡眠的是本能而不是意识。
但伊人说过的,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奢侈,就是在自己每天重复的习惯里,不断遇见美好。
所以每一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是最美好的事情。生活不急不躁,缓慢向上,这就是我最美好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