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宁 九州出版社 11.27
《贼》
瓦房家三姑娘的陪嫁首饰被偷,道士作妖作法以手入油锅是否皮开肉绽来寻找凶手,但实际上这油并不伤人,考验的是人的内心,是和窃贼拉开的一场心理战。
用“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眼光去观照,孩子一开始判断好人坏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鲁大个儿常不让他们偷摘果子,所以他们都期待高兴鲁大个儿是贼。而狄三没有利益冲突,希望他如果是贼也能够逃走。
父亲是小说中极有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形象,在其位谋其职,不仅有知识文化,更有高尚道德。他愿意主动无偿救治狄三的娘,也在瓦房家毒打鲁大个儿时就下救下他。
最后得知鲁大个儿实际是为狄三顶嘴……突然映射出的是底层人物的困苦生活和在重压和剥削下不泯灭的人性美。
《新坟》
能爷一门心思想要学医救人,奈何愚昧和无知,知识不够,专业不强,主观臆断开药方。把偶然治好牛的事情当作自己对医术的精通,却害死了大顺儿,又治死了三顺儿,后来黎二婶也得了病,不声不响地走了。
在这么三座坟前,能爷依然痴痴地翻着医书,他的执念深到骨子里,开始自私麻木冷漠了。
只剩下二顺儿,他的想法竟然是“有巴望,成不成,都在这孩子一个人身上了!”
然而夜深敲门声,他却看到那一垛没门的高墙。这似乎意味着什么。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他似乎看到在大顺儿的旁边又多出一座新坟。
《铁浆》
很震撼,看得心灵颤抖的文字。
我无法想象孟昭有和沈长发会因为争夺盐槽的归属权而用常人所不能理解和忍受的方式来决斗,先是三刀,后是三根手指头,到最后丧心病狂到吞下铁浆。意义何在?
孟昭有其实挺可悲,他拼尽全力用生命和痛苦换来的盐槽归属权只盈利了一年,但这只使得儿子孟宪贵娶妻纳妾,肆意挥霍,抽着鸦片烟,却不干正事。这是双重的悲哀,于盐槽,它价值意义丧失;于家庭,没有人在意家族的延续和传承,浮眼当下,沉迷放纵。最后孟宪贵死在东岳庙,没有人认领尸体。
镇上的人也是因为害怕被诟病而收尸,棺材拉不进被雪墙封住的窄道,只能拖住冻僵的尸体到铁道边,手臂屈折放不进去,随大烟把手臂扭进似乎是折断,这显得很冷酷无情,白狗守在不远处想要撞棺材。
人这一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
《刽子手》11.29
傅二畜这个名字也是别有意味,因为当了刽子手,称一声爷?
炒人心和吃人,有传统的延续。
以陆家为代表的平民百姓斗不过以聂家和官府为主的阶级风气,选择了在乡董身上报仇,这是一种反抗,但这样的反抗并没有在其他人物身上引起太大的波澜和启蒙,他们品鉴着这桩事,评头论足。
《捶帖》
史大善人虽然已故,但这一称号一直留存,也常被世人提起。所谓善人,坟地却被汤瞎子占据,“我”和哥哥也跑到墓碑后描字帖,为了交作业。
那么这就映射了“善”又或者说“启蒙”的可悲和失败,但也恰恰说明了重要性。汤瞎子是掏粪的,愚昧、固守,“史大善人说的,光绪皇上亲到西天王母娘娘那儿请来的啦!豆饼上还洒上仙水,吃了可经饿着。”又捡史大善人的祭品和供品吃,认为自己还能活着真靠了史大善人。他不懂所谓真正的尊重、不明白真正的善、也不知道自己实际是落后的,如蝼蚁般生存。
而两个孩子其实属于年少不懂事,但也有潜在的问题生发,引起他们的疑问,可是没有人能够给他们答案。这就似乎预示了二人以后的发展轨迹,和汤瞎子的对话场景所表现的,这是愚昧无知、麻木习惯陈陈相因的后果…
《余烬》
瘸大爷和瞎老三从火场中死里逃生的故事,瞎子背着瘸子,瘸子是瞎子的眼,瘸子暗中爬回去藏了两本账簿,瞎子在火灾起时立马将钱折放进怀里。
但逃生后,人的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开始追求更深一层的欲望,利益、钱财。瞎老三骗瘸大爷找不到钱折,也生怕被搜身,对他说藏在了平日的竹竿里;然而瘸大爷当时为了逃命,将瞎子的竹竿扔出窗外使得他的眼有利用价值才能够满足自己的生存本能,逃出后为此后悔不已,巴着瞎子回去找竹竿。
那么这么看来,瞎子是清楚钱折所在的,背瘸子回去,也只是让他死心吧。而瘸子以自己怀揣的两本账簿作为保障和筹码与城隍爷“谈判”,但在发现竹竿时“和瞎子平分所有”的承诺消之而去。可我们知道呀,竹竿里是空的。
最后心怀异心的两个人决定以跳河来判断是否拿了钱折,也是激起对方的怒气。瘸大爷扔石头,瞎老三果然没有跟着跳,在他以为的瘸大爷死后他开始说:“犯得着吗?瘸子,就怪你性子太倔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全然不顾往日共事的情感和一起逃生的交谊,虚伪、利己、功利。
《红灯笼》
老舅在猎人脚獾的时候受伤,得病发疯。姥姥本不允许任何人动大黄狗,也不得不剪下许多黄毛敷在老舅伤口处,但也是去了宁先生那儿取药才看好。而想要买下方子,不被允许。让我想到,所谓医者仁心,不是谋财经营。
老舅明知道不能碰荞麦丛,却为了救溺水的孩子义无反顾穿过去跳进水里,也不顾及自己冻青的脸色,一心想着先救人。
这样一个善良、有勇气、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发病,却因为宁先生一家去奔丧而拖延病情,路程颠簸反复,终于等到宁先生煎出药时,老舅已经喝不进了。
父亲一直以骡鞭棒硬撬,却弄得老舅受伤流血,我看不下去,骑着骡跑了。
回头,是一团儿血光,那盏残破的红灯笼,还在摇摆着……
老舅就像残破的红灯笼,伤害了自己,依然照亮着他人。
《出殃》
徐三起了歹心,想要勾引三奶奶,莫名拉过她的脚拉住她的手,吓得三奶奶往外跑,但徐三不甘心,拿了三奶奶烤着的肚兜和那手镯子走了。不料被下人发现告了密,老太爷火冒三丈,让人打发了徐三。
徐三逃跑到一家卖野饭的小铺子,和掌柜的聊天过程中得知三奶奶自尽了。似乎有点过意不去,但更多的是怪罪那天碰上的不是丫头,否则能人财兼具。
他大着胆子溜回去想拿三奶奶陪葬的物品,恰巧遇上她的丫头似乎也回来偷拿,但误以为这是三奶奶的鬼魂,被吓得晕过去,而丫头也尖叫一声倒地。这才被众人发现。
最后徐三被抓,结尾“这天气倒真冷得够瞧的。徐三的裆里冰凉冰凉,好像结了冰碴子。”
从徐三和老太爷男性的视角去描写,体现了以三奶奶为代表的女性的悲哀,死后被赏鉴,人命如草芥,生前也得不到尊重。
《铁壳门》12.1
家族式叙事,大春和永春的一场纠纷持续了世世代代,长春劝和,不再引战。但永春又被枪击,长春不想再一报还一报,可大春却被吊在树上割了鼻子割了耳,面目全非。他归结到永春身上,实际上呢?
他杀了长春,长春死前给永春留下一句“马贼杀了我”,其实是想停止了这段恩怨。可永春没有意会,沉迷在寻仇中二十年,最后遇到疯癫的大春才醒悟。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万年”
果真如此吗?是非对错,又如何简单评判。人生在世,要有“侠”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