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3:保持平衡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3:保持平衡

作者: wml专注一点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23:41 被阅读14次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自律,是指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自律的第四个原则:保持平衡。

    1 保持平衡

    自律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它需要克服人性的很多弱点:懒惰,贪婪,欲望,等等。最终战胜它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有时,还需要一些巧妙的方法。

    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我一直在一个循环中:开始——有点进步——遇到困难——尝试个人解决——解决不顺,陷入焦虑——产生放弃心理——减少尝试——不了了之……。这是一个典型的缺乏自律,做事三分钟热血的例子,而这也是我觉得自己没有实质性进步的主要根源,读到这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我真正理解为什么派克说: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

    自律是一种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它的关键在于你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却不顺后的态度。尝试了几次最终不了了之的解决方式不仅会限制做事的能力,更严重阻碍心智的发展。

    刘润老师在5分钟商学院里说到:“人一生只能学会三种东西:知识,技能和态度”。知识的习得靠学习,是最容易获取的,技能的掌握靠练习,需要大量的实践与时间的积累,而态度是最难学的,需要几年甚至半辈子的刻意练习与修炼才可能掌握。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是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呢?因为这些并不是我们悟得,习得,最后通过各种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仅停留在表层的“懂得”“知道”,根本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就像现在的我,知道自律的道理,也仍然很难做到自律。所以,心智成熟确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旅程,有些人需要很久很久甚至一生的时间才能做到。

    自律并不是要求我们强行的克制自身的弱点,懒惰,贪婪等等,而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派克以“生气”为例,当我们在心理或者心理上受到侵犯。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令我们伤心或失望时,我们会生气。要正常地生活,生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从来不会生气的人,注定终生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必要时候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我们受到侵犯,不见得是侵犯者对我们怀有敌意,有时候,即使他们果真有意而为,我们也要适当约束情绪,因为正面冲突只会使处境更加不利。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的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需要注意时刻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自己的情商。相当多的人直到青年乃至中年时期,才能掌握如何生气的本领,而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如何生气。

    自律是一门学问,绝不仅是克服人性的弱点如此简单。本质上,它是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约束低级中枢——情绪,的过程。想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与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就如同“生气”,从不生气与总是生气都是不明智的选择,恰当的表达情绪,力度与时机,场合,都需要找到这个平衡点。

    2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

    我们的欲望是无法克制的。你想安静,想远离世俗,那也是一种“欲望”,一种清静的欲望。我们可以放弃嘈杂的混乱不堪的生活,选择简单的清静的生活。两种方式的结果一样,其实思考的方式不同。

    我们很难既不运动又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两种欲望,想获得其中一种就必须放弃另一种。想获得新生,就必须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这种放弃十分痛苦,但跃过去就是新生。

    派克在文中列举了我们在各阶段需要放弃的东西:

    无需对外界要求作出回应的婴儿状态;无所不能的幻觉;完全占有父亲或母亲的欲望;童年的依赖感;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青春期的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感觉;无拘无束的自由;青年时期的灵巧与活力;青春的性吸引力;长生不老的空想;对子女大权威;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身体永远健康;最后,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这些就是我们在人生过程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放弃这些的过程就是心智完美成长的过程。

    3 放弃与新生

    笑来老师的一个社群名字叫“新生大学”,我猜有可能借鉴了这本书。

    要想新生,就必须放弃一些东西。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些挫折,那时候总是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到了最后,人总是会死的,老子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再怎么努力,最后也将化为尘土,一切荡然无存。那,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派克说:“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死亡”当中”。人确实终有一死,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死亡的那一刻,为自己,为家人,为世界留下来什么。这说起来很空,但很有指导意义。你想得过且过,那你的人生就会不断逃避痛苦,逃离现实。你想让自己活的更好,甚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那必须放弃拥有“逃避人格”的自己,去不断迎接挑战,解决问题。

    派克提到一种暂时的放弃自我的技能,他称之为“兼容并包”。这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我们不可能一瞬间改变,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甚至长时间都会在成长线以下挣扎,走出复利曲线需要长时间的挣扎,而且永远不可能完美。那放弃短期期望过高就是高明的办法,一点一点的放弃过时的“自我”,腾出小部分空间,接纳并践行,等新的自我稳定了,再换另一部分“过时”的自我,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人要不断学习生存,也要不断学习死亡。”他认为人活得越久,历经重生的次数就越多,与此同时,他经历死亡的次数也相应较多。换的越久,就会经历越多的欢乐和越大的痛苦。这就是笑来老师提倡的“七年就是一辈子”,笑来老师把重生的次数具体到详细的数字,每七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可以是一辈子,是一次重生的机会。你开始了全新的自我,接下来的“一辈子”想怎么过取决于你对待痛苦的态度。

    做决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想要获得未来的不确定的“收益”,也要承担得不到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能碰到机会,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承认巨大的痛苦,而不受情绪的影响作出最恰当的决策,是杰出且伟大的。我们在心智成熟的旅途中,磨练的就是这种能力。

    今日得到:

    1 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而勇气和判断力是可以习得,可以修炼的。

    2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放弃。我们不可能得到所需想要的,问清楚自己“什么最重要”,放弃不重要的和不必要的,用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最重要的”。

    3 想学会自律,必须懂得兼容并包。既能够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自我。我们不可能一瞬间获得新生与改变,从一点点开始,一次养成一个习惯。

    4 人要不断学习生存,也要不断学习死亡。学习生存是为了追求更多的欢乐,学习死亡是为了承担更大的痛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3:保持平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pb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