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了一句话:“拆就是很好的学”。都说写作,你要读的多,写的多,收集的多,同时还要拆的多。
这个拆的多,最好的就是拆解那些10w+的文章。从三方面着手,拆解一篇爆文
一.拆解文章的选题
从文章的选题中你要确定:
①是否受众范围大
②是否能引起共鸣
③是否有足够的素材去证实,是否有独特的观点去表达
二.拆解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判断这篇文章是否具有逻辑层次,条理清晰
文章的结构有总分总,并列,递进,SQA 问题解决
每个结构写至少三个小标题(独特的观点表达)吸引读者与之产生共情
观点+素材+论述(自己的分析)
三.拆解文章的素材
适合,得当,有力度的素材不可缺少,必要时也可采取正反例子
在拆解中积累素材,积累金句
公众号:十点读书《有一种情商,叫不随意评价他人》
开头以社会热点引入,一环卫老人搭救6岁女童,救人视频传到网上,却出现指责他的声音:污蔑救人者趁机占便宜
“做好事的时候,需要留下证据,已经是一种讽刺;
做好事到最后要被人污蔑,更是所有人的一种悲哀。”
选题切中要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且人人都是舆论制造者,也是舆论的传播者。
文章的三个标题:
①心里脏的人,看别人都不干净
②你所追求的真相,不过是别人的流量
③让子弹飞,再飞一会儿
素材1:央视记者王冰冰,别人不恰当的图片剪裁,让吃瓜群众看成记者王冰冰被一男子环抱着,还笑的非常开心
整张图还原,还有第三个人,原图是这男子只伸了一只手。而另一只手是第三个人的
素材2:17岁少年因救3个落水姑娘遇难,一些跟风造谣的人扭曲事实,网传3个姑娘被救后,态度冷漠,道“求他救了吗?”
素材中的引用
鲁迅先生的话,“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乌合之众》: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
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
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弟子规》讲到:“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王小波曾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金句:
水落石出之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事出反常必有妖
也希望善良不再被辜负,智商不再被带走
……
文章最后引导人们: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
做一个掷地有声,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那些只能躲在键盘后面卑微扭曲的人。
总结下来:
一篇优秀的文章,拆解下来,你也收获颇多。这样你读的满足,拆的也实在。
拆就是最好的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