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无知。
苏格拉底即大师之不知道自己知道东西方两位大圣先哲对“知”的看法不一,却都颇耐人寻味。
然而中国人不惟有仁义礼智信的儒家,还有崇尚权谋、推行“兵不厌诈”而成王以至各阶层各行业都引以为信条的兵家。
所以,也就有了“揣着明白装糊涂”以装深沉,或以显包容的贾母似的大家长,或以诱敌深入,以“秋后算账”,以“一锅端”的老奸巨猾之流,后者以最新刷新吃瓜群众三观的著名人物为案例,就是某波翻脸无情不念旧情反谋其全家事件。
无论“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强不知以为知”,都是胆子大的。前者“艺高人胆大”,后者则是“无知者无畏”了。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辈子放鹰的人也可能有一天会被鹰啄了眼睛。无知者无畏,更是一腔孤勇,结局凄凉,难免不引人唏嘘。
围观此事件,对老狐狸,喊打者众,但可谓“玉山自倒非人推”。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此言得之。
吴秀波,背景据说深厚,行走娱乐圈可谓成功,可惜太过有恃无恐,以为背景深厚就敢如此薄情寡义,比欺负霍小玉的负心汉李益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怪乎广大吃瓜群众乃至浪荡公子王思聪都忍不住要揪他出来谢罪。实在是欺人太甚,都激起巨大民愤了啊!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何况一个演员,惹得天怒人怨,不得人心,看来也只能彻底凉凉了。
这娱乐圈的负心汉前有某大佬,负面新闻巨多,却依旧名扬四海,依旧捞金捞名毫不落后,你说这等拉屎不用擦屁股的好事,怎能不引得众豪(zha)杰(nan)前仆后继呢?风气难改,社会结构难变,男权主道之时代,且看后继定会有人。
巨婴(成年了但内心一直缺爱)就是“强不知以为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有“强不知以为知”者,如木木,如众小三之流,明明做着糊涂之事,明明看不懂大佬们的心,却以为自己装个懂事乖巧的模样,任由大佬们忽悠和宰割,就能获得一星半点的怜惜,就能赢得生前身后利,就能全身而退。
却不知,你图巨奸一点温暖,人家却要你的一生幸福。
这份木木所谓的爱情本就是一场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和力量不对等的博弈,就是一只装糊涂的老狐狸和一条装明白、道行浅的青蛇之间的不平等交易。人家不拒绝不负责,你还甘之如饴,这本来就是把自己置于轻贱之所。
叹只叹,多少女孩,在该拥有爱的童年,却缺少应得的爱,以致在寻找爱的路上,盲目疯狂得失去了智商和理性,抓住一点假情假意的温暖,就当作救命稻草。
正如《思考,快与慢》中所言,人生,首要决策机制,是由习惯和情感驱动,而非理智。
其实,也许她们并不是不知自重,而是,在该被重视的年纪,就没有被重视过,以致后来“爱令智昏”,遇人不淑,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所以,正如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说的那样,中国社会,消除“重男轻女”是一场持久战。
那么,没有受到过足够重视的女孩,就只有自轻自贱了吗?
当然不是!缺爱者,也可勇敢地追求爱,只是遇人不淑时,应如子鱼所说,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去终止一段没有希望、消耗自己的感情,去逆袭一个自尊自爱的幸福人生。
鸡汤说,你觉得不幸福,不是你得到的太少,而是你计较的太多。
事实上,如果该计较的你不计较,比如你的青春是如何奉献的,你的爱和信任是不是给了值得的人,你的付出是不是给了值得的事,那么,你就等着被不良之人利用,被不淑之人榨干,被世上之人唾弃吧!
比如小三对渣男之奉献青春,比如纳粹分子对希特勒之爱和信任,比如造假而博一时之名利,比如昧着良心干恶心透了的坏事儿,比如为了证明爱一个人、为了得到爱,而自轻自贱自残自毁。这种种,都是明明糊涂却误以为明白。
爱自己,就是在疑惑时承认自己的糊涂,继而去弄明白,自己究竟是在做什么,究竟付出得对不对。
珍惜一个人的信任与爱,就在明白时展现明白,以爱回应爱,而不是玩暧昧不清,玩“揣着明白装糊涂”以自私贪婪地享受他人对自己的好。
然而,世上人有千百种,还就是有不少人不喜老实人之直接、木讷、呆板,而喜欢聪明人之花样、浪漫与惊喜,为享受片刻的目眩神迷与欢愉,为了片刻的趣味,而放弃长久的平淡真实。
所以,一切由自,且自行善,自求多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