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台山佛母洞随行漫记

五台山佛母洞随行漫记

作者: 在五台山闲逛的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15:17 被阅读0次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坐落在山西省南台东南支脉接近山顶的地方。从台怀寺庙集群区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云寺,转向西入沟登山路五里,就到了佛母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顶处有一段岩壁,右侧有天然大山洞。

    佛母洞灵迹为佛法应化世所罕有。石洞分为外洞和内洞,大洞套著小洞,外洞阔大,洞口敞开,高约三米,宽两米多,进深幽暗,由外而里渐渐收缩,在尽头的洞壁有一小口通入内洞。内洞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圆狭窄,呈弯曲管状,斜向上延伸一米左右,即进入葫芦形状的洞腔。这个扁圆石孔刚好能容一人爬钻而入,洞腔里可容纳五六人。内洞有乳石和石笋,洞壁石色班驳。形状凸凹,犹如人体五脏六腑形样。特别是洞腔右侧乳白色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所以入洞称为“投佛母胎”,出洞称为“佛母重生”。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母重生”能够洗掉以往所犯的“罪过”,获得“新生、千佛洞的这个“佛母洞”,是佛教信徒,特别是蒙藏佛教信徒和海外佛教信徒朝拜五台山的必到之地,不少游人也到此赏玩。

    一直听说佛母洞圣迹,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到了好几次五台山都没有成行,也许还是缘分没到,心中一直深感遗憾

    今天在街上闲逛,偶遇到一位师父,聊天中得知师父要去佛母洞,正好没事,而且也对佛母洞一直充满期待,就一起租车到了佛母洞山下。路上请教了一下师父法名,师父法名上伽下明,五台山人,先在南山寺出家,后来在山东青州受戒,又游学于四川大佛禅院。因为母亲生病,从四川休学回家伺奉病母,在床前尽孝。

    今天他相识的师父邀请他去,而我们正好遇到,这也算是缘分吧。

    上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爬台阶,一种是坐索道,台阶有1680个,考虑了一下体力,最后考虑还是坐索道吧。伽明师又给山上的师父打电话,师父给联系好索道,索道票一个人85元来回。因为山上师父给联系了,师父可以免费乘坐索道上去。

    上去以后先参拜了佛母洞,佛母洞因为小洞不能参观了,只能参观大洞,又去大殿参拜了一下,去客堂了正好悲月法师在,就大洞,小洞问题和悲月法师请教了一下,悲月法师说:佛母洞乃文殊师利菩萨以山为体化现而成,大洞小洞一体,大洞口右侧数条弧弯凸显的乳石,形如肋骨,说明大洞口同样处于右胁区域,与菩萨右胁下入胎,释迦太子右胁下诞生完美契合,是孕化万千佛子之圣体母腹,是千佛住处显现加持之密宅,是宇宙灵气聚结之圣地。

    以虔诚心进入佛母大洞,就进入了佛母腹内,进入了佛母慈光弥漫的大光明藏海,进入了佛母三昧加持之净域,获千佛灌顶,万圣加持。用双手抚洞壁或头触洞壁,接受佛母大智光明的慈悲孕化,洗净身心,消除罪垢;身体不适部位紧贴洞壁,祈佛母殊胜加持疾患康复。出洞即重生,有逆运转顺寿禄绵长,锦上添花财富丰盈,事业进步学业有成,所求如愿的加持和利益,得令富贵,果报圆满,佛母重生的意义不变。

    当听到伽明师是因为母亲放弃学业后大加赞叹,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古往今来的各种典籍,还是近现代的各类文学作品,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孝道思想,劝导后世重视孝道,敬奉双亲,敬重师长。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位大孝子,曾到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度化于她;曾在父亲净饭王去世后,亲自为父抬棺;等等。而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孝道的经文,以此来呼吁弟子们懂得知恩报恩,懂得侍奉父母,重视孝道。有关孝道的论述,除了散见于各种经典中之外,还有专门论述孝道的经典,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杂宝藏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孝子经》、《优婆塞戒经》、《佛说睒子经》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修身最重要,家之本在身,你不正心诚意,你不懂得修身之道,你想要幸福的家庭,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情,你所希望的和你所想的,都会落空。

    我们中国人强调孝道,学佛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堂上的两尊佛。你学佛不孝顺父母,你学什么佛?你修什么行?做人都不会做了,还想成佛,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台山佛母洞随行漫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sn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