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书评算是废了,看完一本书不会写,有时自己的观点太过浅薄,写完后又私密了,最后懒得找,早不知道私密到哪里去了。其他的书读不下去,还是自己太浅薄了,只看到作品的表面,而忽视了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
今天读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三毛的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这本书以前写过好几篇读后感,今天读的是三毛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信,荷西已经离开三毛半年了,三毛的父母让三毛回台北定居,而三毛和荷西在加那利群岛的房子要卖掉,荷西的父母为遗产跟三毛产生了经济纠纷,三毛在荷西家里打电话给台北父母不被允许,要付电话费,不得已三毛去荷西姐姐家打电话,让父母在台北付电话费。
相比荷西家人,三毛的朋友和家人就显得温情很多。三毛的朋友怕三毛想不开,都来看望三毛 ,安慰三毛。三毛父母只想着让三毛处理完外面的事情回到自己身边来,至于荷西的遗产,他们没有丝毫在意。
感觉荷西的父母对荷西的去世并没有多么悲伤,他们很快认清了现实,觉得荷西的钱应该属于他们,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将荷西的房子卖了,以求拿到现金,全然不顾这里有他儿子的身影。三毛一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对于荷西家人要急于分割财产倒显得无所谓,荷西死了,再多的财产都不如荷西本人来的重要。
三毛在散文《这样的家庭生活中》写荷西失业期间,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前来小主,吃喝拉撒费用全部由荷西出,家务活全留给三毛,他们只知道享受生活,并不会为儿子儿媳考虑,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吗了很多东西,都由荷西付款,他们全程没有问过荷西的未来要怎么办?三毛没有工作他们拿什么生活。
三毛在荷西失业期间,三毛的父母不忍心三毛跟着荷西受苦,也为了减轻荷西的负担,将三毛叫回台湾住了三个月。
这是中国父母和外国父母不同的地方,中国父母唯恐孩子在外受苦,恨不得一日三餐给孩子做好邮过去,平日里嘘寒问暖自不必说,三毛的中国饭店之所以能开张,那都拜三毛父母所赐,金钱上也经常接济。外国父母在孩子十八岁以后就不管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亲情可言。尤其让人寒心的是荷西去世,尸骨未寒,荷西的父母便想与三毛分割荷西的遗产,完全不顾及别的。
不过三毛死后,荷西的父母与三毛一家还有往来,这倒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如今斯人已逝,三毛的作品还在影响着我们,她和荷西的爱情故事还在流传。她也活成了一个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