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自身要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要想理解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我们应当意识到,在大多数环境下,言行一致都是很有价值的。言行,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的,甚至精神有毛病的。
由于言行一致一般最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我们很容易养成自动保持一致的习惯,它也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面对日常生活的纷纭复杂,有了一致性,我们就能以相对轻松,高效的便利方式来应对一切了。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由于自动保持一致是一种预先设置好的下意识响应方式,所以碰到麻烦事,它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处安全的藏身之所。
下意识保持一致性倘若被那些想要我们不假思索答应他们要求的人利用,这根本就是一个金矿。例如,玩具制造商家为减少季节性购买模式带来的销售额下滑,往往会在某些主题节日到来之前大幅营销某类玩具,让小朋友产生迫切想要的欲望,然后家长答应买,去到现场却发现缺货,然后被迫选择其他玩具暂时满足孩子心理。其实所谓的缺货只是商家自己制造出来的理由,待节日过后,销售淡季到来之前,之前宣传的玩具又大肆广告宣传,这回孩子闹的更厉害,父母答应了要买,现在不买说不过去。这种营销前后其实就是运用了承诺和一致性原理,父母先做了承诺,然后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找其他方式替代,待机会再次出现时,由于之前承诺了,这就使得违约代价较高,不得不保持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