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型的动物,其中“社会化”概念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人类更喜欢群居,从古至今,只有少之又少的人会选择在深山大泽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独居”——长久的经历让人们已经把对周围人的依赖感深深地加入到了思维的深处——虽然在现实中有些人显得很独立,很强调个性,但是他们终究还是摆脱不了“群居动物”的真实属性。
如果只是在生活层面,“依赖感”不但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会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纽带,严格地讲,人类的一切情感的基础很有可能都是“依赖”。但是如果在工作层面,过度地相信“依赖感”,那么不仅会发生“所托非人”的情形,甚至会对企业的整体产生影响。
员工会对管理者产生“依赖感”,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大多数企业员工习惯于按照“命令”去执行。从表面上来看,员工听从命令是一种遵守规则的表现,可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考虑的话,只等待命令才去执行的员工,实际上是懒得动脑,是一种对管理者“智慧依赖”的表现。或许,在企业成立的初期,管理者并不会对员工这种“智慧依赖”有太多的想法,但是随着业务的扩张,这种“善意的”依赖感则会让管理者产生“不堪重负”、“你们就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动动脑子行不行”、……等的负面情绪。
服从命令、听从负责人的管理,不应当是员工在企业“顺利打工”的解决方案。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听话与否,而是在“听话”的基础上必须对企业产生价值。不爱动脑子的员工确实可以把“听话”当成自己所做工作的“战略”,但是相对于那些“又听话又肯动脑子”的人呢?“员工”这个词汇,已经上升到了“人力资源”的高度,所谓资源,必须自身产生价值,而且在一个平台当中应该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总是因为“依赖”而把管理者的所想当成了自己的“智慧”,那么似乎“被淘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吧。
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员工会对管理者的命令有“依赖感”,而管理者也往往会因为对员工“岗位职责”的依赖感而让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客观来说,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肯定是有所寄望的,否则“招聘”就不会发生,正因为招聘发生了、员工上岗了,岗位职责清晰了……,一些管理者就会认为“业绩目标必然达成”。
业绩目标必然达成吗?员工所想会和管理者所想完全一致吗?管理者可以制定岗位的工作职责,可以对员工提出要求,但是如果要求无法达成,职责无法实现呢?之所以身份有差别,管理者就必须要多负担一些,要多想一些。设定目标很简单,实现目标却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把工作布置下去就认为“会完成”,那么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失败的企业”吗?
领导的“命令”未必都是切实可行的,至少未必都是能够应对每一次实时变化的;而员工的执行力也未必会保证“任务”的完成,至少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把握。因此,在一个企业当中,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可以互有“依赖感”,但是必须弄清楚:“依赖感”这种感性的情绪,必须要用最理性的思维来对待。
或者,换一种理解模式可能更实际一些:依赖感指的是私人情感,而管理与执行已经上升到了科学的高度,对于达成目标,并不是“等待”对方或各个方面完成什么,而是要主动地去思考“我该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