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好像是挺晚的一件事了。
从小我就被保护的很好,老爸像外围坚固的城墙,老妈像精心护崽的老母鸡,基本没有为什么事情发过愁,嗯……除了学习成绩......
小学、初中、高中,三所学校依次在大院对面一字排开,从家步行5分钟就到。大院东边走5分钟是电影院和公园,西边走5分钟是医院和商场,北边是菜场,南边......自然就是学校了。总之,上大学前,我的活动范围基本就在以大院为中心的方圆一到两公里以内。
可想而知,在这种“生存上不用我操心,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大事会发生”的环境里,我也生不出什么责任,于是我就这么没羞没臊的不负责任到高三。
高中最后一个学期,我还在没心没肺的混着日子,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问我有没有想过父母辛辛苦苦供我上学,最后混的不好会让父母失望,当时那无知无畏的我大义凛然的回复他:“我自己的人生,后果我自己负责!”班主任当时就被我怼的无语了,挥挥手放我回了教室,我得意洋洋的跟玩的好的几个同学添油加醋的描述着当时的情景,嗤笑着班主任的无可奈何。然而,现实很快就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第二天,班主任又叫我去办公室,我面带微笑气定神闲的走过去,打算一鼓作气再赢一局,然后,班主任跟我说了一句话:“你昨天说,你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那么,那些跟你一起玩的同学呢?他们的人生,你也要一起负责吗?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如此沉重的话题:“别人的人生,你能负得起责吗?”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现在,根本不会成为我的困扰,我又没有义务为别人的人生负责,是学是玩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后果也应该由他们自己负责,关我鸟事!
然而,对当时那个不经世事,对自己都负不了责,甚至连责任是什么都不明白的我来说,这个问题沉重的像如来佛拍下的五指山,瞬时让我内心充满了惶恐,重重的把我砸进尘土之中,隐约听到破碎的声音,是我那初生牛犊的骄傲!
然后,我选择了逃避......
当你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责任”,但是它无比沉重以至于你压根没有能力去承担,于是只能没出息的选择逃避的时候,这种感觉其实并不舒适,因为你可以逃避责任,却无法逃避心中的愧疚,当然,如果你有良知的话。
很不幸也很幸运的,我还算是个有点良知的人,于是之后的近十年我都在无力的逃避与内心的自我鄙夷之间反复煎熬,一直到我结了婚。
从父母的家里搬出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在这个小家庭里,我有了可以自己做主的空间,也有了凡事都要自己操心的机会。责任,细碎的,一件一件,以较为温和的方式降到初入围城的我们肩上,不知不觉中厚重了肩膀,尤其是两个孩子的到来,在十几年日复一日的守望中,逐渐积累起自己能够对另外两个生命负起责任的力量和信心。
我不再是从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在岁月流逝中接纳了自己的浅薄与平凡;也不再会轻易被一句话打趴下,我知道自己是谁,便没有人可以随便定义我;我知道未来的方向,或许依然会走弯路,但不会再迷路;我知道虽然我浅薄平凡,但我仍然可以为自己即使用尽全力却依然微弱的力量而骄傲。
结婚15周年,感恩这一路走来蹒跚摸索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