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特别冷,幼小的孩子可能感冒,但他的父母为了挣钱一定要待在这个特别冷的地方,并且没有任何办法让孩子避开寒冷。于是,当孩子最终被冻病甚至冻死的时候,该被责怪的是寒冷还是父母?
文/梁千里
昨天拜读了《每日人物》的一篇《折叠了“北京”的郝景芳,又摊开了穷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
其实这公号一贯有点情绪偏差,这或许是目前这种卖弄情绪时代的一个常见情况,但像此文这样把对北京人对城市人的偏见表达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也着实少见,只不过不知道这是郝景芳的偏见,还是《每日人物》的偏见。
我大概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
不可否认,郝景芳之前的《折叠北京》确实打动了很多在城市努力爬升而不能的受众,但我想那毕竟是一部小说,而如果真的讨论起北京的问题,或者北京的外地人问题,显然不能以小说作为标准,而应该是现实情况。
这一点,即便郝景芳博士得再多的大奖,也不会改变。
而这次文章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将“贫富”和“北京”两个问题混合起来聊。
这里隐含的逻辑很简单,也是很多缺乏常识和无脑喷子的基本认知:北京人代表了“富人”,而外地人则代表了“穷人”。
于是文中描述外地孩子时都是“朴实”、“穿着学校前一年发的衣服”、“没办法在北京读高中”、“懂得阶层”等描述穷人的细节。
而文章中第一次出现北京人,是一个修自行车的外地小伙子告诉郝景芳:
“那位大爷是北京本地郊区的人,家里刚拆迁,给了五六套房子。在这里摆摊儿不过是寻乐呵。”
我很好奇这位作者怎么想的:这种贫富角色的安排符合北京的现实情况么?
北京没有穷人么?除了城6区之外,北京也有深深的山沟、远远的村落,也有破烂的民房、吃低保的老人,甚至也有留学儿童和留守老人,他们的亲人因为在村子里找不到工作而远离。
最搞笑的就是那个“五六套房子”的传说,哪里没有拆迁?哪里没有占地?哪里没有农民上楼后补了几套房的故事?这是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发生的事情。
当那个小伙子向你讲述北京老人的五套房时,请问你如何确定他的家乡没有这般老人?
这种对比有意思么?好玩么?真实么?
老实说,这种手法并不巧妙,甚至有些俗套,但又不得不承认很奏效,成功塑造了穷外地人和富本地人的形象,打动了那些被时代折磨却迁怒于其他被折磨者的脆弱心灵,甚至因为个例的真实让一些北京人也心生愧疚。
但这不就是田忌赛马么?用不幸的、悲剧的外地人形象,来对比富足的、美好的北京人形象。
如果这是小说,我并不想说什么,因为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但是《每日人物》一直标榜自己是“非虚构写作”。
这篇文章还描述了一个故事:郝景芳博士讲课的两个班,一个是外地人班,约略是公益免费的,学生们质朴但是缺乏见识,被贫穷限制了发展;另一个是所谓“城市班”,学生们从名字就透着洋气,眼界宽广能力也强,“有人小小年纪已经拿了几个写作方面的奖”。
而最后不知是郝景芳还是作者硬生生地从穷人孩子身上找到了优点,而这个优点是从城市班孩子的缺点上才能看出:城市班的孩子,对建议的触动很小。还有个孩子从头到尾拒绝写作,始终不听话。而那个公益组织的班,“会非常专心地按照我说的去做,去吸收,去改变自己”。
不好意思,我看不出这是优点和缺点的区别,在我看来这只能叫“特点”,当然如果郝景芳博士又用科幻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汉语,那么就随他们怎么说了。
但优缺点之争并不是关键,而是后来的这个“城市班”的叫法,来自于“这个班里的18个孩子,没有一个来自农村”,这18个孩子就代表了城市么?这比用河南籍诈骗团伙来代表河南人更加荒谬。他们只代表了一部分有钱人。
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外地孩子过着比北京孩子富足的多的生活,很多农村大款比城市平民更加凶狠地霸占社会资源。
挖塌德外大街的徐州人代表李宝俊是北京人么?用两个身份证购置三里屯两套房的房姐龚爱爱是城市人么?他们的子女,难道就比北京孩子更加高贵么?还有多少外地的土豪、外地的孩子,在用绝对碾压北京寻常人家的优势,在这座城市里享受着让北京人羡慕的生活?尤其是对那些被搬迁到回龙观、望京、天通苑甚至更远的孩子们。
“我的家,在六环路的里边……”这句话并不是一个笑话,尤其对北京人而言。
通常来说,这种文章最后一定会绕到所谓的教育公平上来。
果然,文章最后一段提到郝景芳博士所在的部门正在做一项研究,研究外地孩子怎样能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就我个人看来,所谓“外地孩子在北京享有平等教育权利”这种说法本来就非常荒谬。因为北京孩子并不能去这些外地孩子的家乡享受所谓“平等教育权利”,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孩子都是在自己户口所在地享受“平等教育权利”,如果单方面要求外地孩子享有北京孩子没有的,那么就是一种单方面的特权!
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在《跟非京籍聊聊:不按户籍上学,您现在可能还是文盲》里说过,现在中国的按户籍分配教育资源,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义务教育体系所发展出来的必然结果,如果想要改变,就需要全国统一进行改变,而不是指望某个地方单方面放开。
实际上,外地孩子在其户籍所在地享受一份教育资源,到了北京还要再享受一份教育资源,这已经是对北京孩子的不平等了。而如果只要求北京提供所谓“平等教育权利”,却让那些外地孩子的老家都厚着脸皮保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无异于对北京孩子一次赤裸裸的抢劫和掠夺!
而这篇文章让我读到“教育公平”四个字时,分明从字缝中露出“偏见”二字。
这里要多说几句,有些人或许会说“那些外地孩子好可怜啊”,我不确定郝景芳博士是不是也是这个情感作为基础,我承认这些孩子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
但在我看来,这些外地孩子在北京的遭遇,其实是其父母为了追求个人发展和财富,而将他们作为牺牲品的一种结果。
试想,有一个地方特别冷,幼小的孩子可能生病甚至死亡,但他的父母为了挣钱一定要让孩子待在这个特别冷的地方,并且没有任何办法让孩子避开寒冷。于是,当孩子最终被冻病甚至冻死的时候,该被责怪的是寒冷还是父母?
那么现在有一座城市叫北京,没有户籍的孩子不能在这里参加高考,但是他的父母为了挣钱一定要让孩子待在这个不能高考的地方,并且没有任何办法让孩子参加高考。于是当孩子最终为了参加高考离开的时候,该被责怪的是城市还是父母?
当然,有人会问:北京为什么这么寒冷?
那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论哪里都是寒冷的!这就是现实!
人离乡贱,北京人去了外地,一样面对如此的寒冷。不久前发生的“格斗孤儿”事件,那些大凉山的孩子之所以不能在成都上学,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也同样给出了一个城市的寒冷。
这世界仅仅如此寒冷么?并不是,只要你离开你父母的怀抱,离开舒适的家乡,离开你自己习惯的环境,你都会感到或多或少的寒冷。
然而寒冷从来不是针对任何个体的,城市的寒冷,社会的寒冷,是在考验一个个体有没有改变命运的能力和资本,是在要求每一个人做出取舍和选择。
不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不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甘苦和寒冷,只有那些自恋自艾到可笑的人,才会相信所有的寒冷是针对他或者他所在的群体而来。
老北京有句俗话: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揍。大概说的就是这号人,而这号人有对城市人、北京人的各种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不过,这种偏见带给我们的,既不是现实问题的解决,也不会让所有的城市温暖起来,阅读文章的很多人甚至也根本没有能力去思考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只能把平时积攒并由这种文章加热、加乘后的情绪爆发出来,释放到他们可以接触到的人群那里——那些同样面对这个社会的寒冷,同样尝尽生活的甘苦,同样对现实没有能力改变的北京人身上。
这个效果,或许正是他们想看到的。
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请在后台留言联系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