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情性,各有所适,诗律宽严,亦有偏倚,未可尺步绳趋。句中平仄,变例纷繁。惟押韵须分四声,倘词气通顺,此外都非大疵。
唐之史思明,僭号后以子朝义为怀王,周贽为相。尝作【樱桃子诗】:“樱桃一笼子,半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 (至当为贽。)“诗成,众皆赞美之,曰:‘此诗大佳,若押作一半周至,一半怀王,即与黄字声势稍稳。’思明大怒曰:‘我儿岂可居周至之下。’”作诗不肯押韵,横无忌惮,可见一斑。在唐为逆臣,在诗亦为叛将。使孔明相之,当谓其人脑后生反骨耶?可发一嚄。
后世帝王亦有雅好诗词者,一章挥就,不辨四声,未能协韵,而传观百僚,无人敢出一声。较之史思明,未知孰优孰劣?
2020/4/26
网友评论